3361 期 / 第8版:乡村振兴·科普服务
携手“袁”梦共成长
——探访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

袁隆平

民以食为天,稻为粮中宝。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种植水稻,人类血液里浸润着稻米的养分,稻作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

在成都,就有一个跟稻作文化有关的科学园,它是全国唯一经袁隆平院士授权并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近日,四川科技报探班员带着对袁隆平院士的尊崇和对稻作文化的好奇,走进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携手“袁”梦共成长。

竹蛙

禾下乘凉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德源街道东林艺术村,园区以杂交水稻科研为核心,创新开展稻渔、稻菜和稻蒜有机绿色种养结合新模式,通过“农业科研+品牌塑造+教育+乡村文旅”等业态相结合的运营模式,探索和实践一条既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又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二三产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这里,可以清晰明了地知道一粒不起眼的种子是如何从稻田里走到餐桌上再变成美味的食物的,杂交水稻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如何泽被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袁隆平一生作出了多么伟大的贡献……

走进园区,探班员看见了用竹草编织的“竹蛙”;用麻雀形态进行艺术化改造的庇荫遮雨的凉亭“金雀鸣春”;用“丝带”串联“谷粒”呼应袁隆平院士“梦见水稻像树一样高,自己在禾下乘凉”的“禾下乘凉”等场景,造型逼真、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据了解,园区内还建有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青少年双创中心、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以及相关配套的食宿空间。

探访中,探班员被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深深的吸引。科技馆大厅右侧的展示区里,展示了麦、黍、菽、稷、红米、黄米、黑米、绿米、紫米、糯米、珍珠米、长粒香、优质鲜米、发芽糙米……稻米种类应有尽有,每个稻米上方还标注上了相关知识,方便参观者加深了解。

大厅左侧的墙上,详细地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一生。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年9月生于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世界上首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50余年的科研生涯中,不断开拓创新,其成就及贡献在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人类反饥饿、促进世界和平事业方面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先后获得国家共和国勋章、改革先锋奖章、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最高科技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20余项国际大奖。读着这些信息,深知袁隆平院士为“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付出的心血。正是因为袁隆平院士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才开创了人类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先河,并取得累累硕果。

场景还原室

留言板

讲解员告诉探班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作物产量低下,几亿中国人民面临着一个历朝历代都没能解決的难题——粮食短缺。新中国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加粮食产量,其中就包括1964年开始进行的杂交水稻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1974年育成三系杂交水稻,随后又相继育成两系杂交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由于杂交水稻等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中国以约占世界 7% 的耕地,养活了约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川及周边群众纷纷自发赶往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吊唁,并在馆内写下了自己想对袁隆平院士说的话。现在这些“声音”都被收录在科技馆展区,字字句句都是老百姓对袁隆平院士真切的感谢。

 “一粒种子从田间到舌尖需要经历漫长的生命历程,发端于田野,经阳光雨露滋养,汲取大地和空气的能量,历经数月倔强生长,才成就碗中的米食。”现场,有不少前来学习的青少年,他们告诉探班员自己是袁隆平院士的“粉丝”,并且希望自己能够传承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创新实干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随后,探班员来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之路”展区,通过多媒体互动、情景还原室、平面展示、影像资料等,从稻作文化、杂交水稻研究及影响三个维度,详细了解了稻米家族的前世今生,了解了水稻种子发芽的整个过程。展区内还摆放了稻种、稻穗、稻苗、稻米的全息投影,通过全息投影可以观察水稻的性状,加深对水稻的了解。

春种一粒,秋收百颗。珍惜粮食,努力奋斗,是青少年也是探班员此行的最大收获。听着主题曲《爷爷的稻田》,探班员结束了此次探馆之旅,希望在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实干精神引领下,广大青年一代能珍惜碗中粮食、守护中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