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永祥,您申请的‘4050’社保补贴已到账,请注意查收。”不久前,眉山市丹棱县仁美镇双桥社区居民李永祥接到了仁美镇便民服务中心的来电,没成想,往日需要跑四五趟才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只跑了一趟就办好了。这一切都要得益于丹棱县创新开展“扁平化”管理助力基层治理的有效实践。
“‘4050’社保补贴即就业困难的大龄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符合一定申请条件后,领取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扁平化管理改革前,申请‘4050’社保补贴不仅需要提供很多资料,且办理手续也较为繁杂,改革后,群众最多只需跑一趟,就能将事情办妥。不少群众都在为这项改革点赞。”仁美镇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白玉亮告诉记者,以前申请“4050”社保补贴首先需要申请人先将资料提交给村社干部,待所在村社对申请人所在单位及其务工情况进行核实后,再将审核通过后的资料送到镇上盖章签字,然后再将资料交到县就业局。现在只需本人提供资料到仁美镇便民服务中心,由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核实,再提交给县就业局,“这大大减少了时间成本,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
近年来,丹棱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深化机制创新,在丹棱县齐乐镇和仁美镇率先开展了扁平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构建起了科学高效、富有活力的乡镇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形成了区域统筹、上下贯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仁美镇为例,丹棱县根据该镇产业布局、功能定位等实际情况,打破机构行政事业界限,整合9个党政综合办事机构、5个事业机构和5个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搭建起党建综合、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综合行政执法、便民服务、工作监督等6大综合工作平台。同时,打破人员身份界限,根据不同身份人员专业特长、综合能力、工作实绩等情况,在每个平台设置平台负责人,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达到机构“平台化”、管理“扁平化”、人员“多岗化”,实现党建引领力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经济活跃度上升,矛盾纠纷下降、风险隐患下降、行政成本下降的“三升三降”目标,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扁平化管理改革工作中,仁美镇梳理出高频服务事项 79 项、村级代办事项102项,全部纳入6大平台集中办理,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好用好镇村便民服务网上站点,利用智慧化和智能化终端开展便民服务,逐步实现掌上办、指尖办,大大提升了为群众解决问题的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共受理群众各类事项21867件、办结21867件,办结率达100%。2022年,仁美镇获评‘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仁美镇党委书记李平介绍说。
据统计,扁平化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群众办事环节减少26%,精简材料31%,决策运行效率平均提高30%,有效破解了乡镇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群众多跑路等难题。(程欢悦 颜晨曦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