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6类”人群应慎戴太阳镜


■ 宁蔚夏

太阳镜为一种有色眼镜,在炎热的夏天,尤其是烈日高照的伏天,戴上它,能有效抵御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很好地保护眼睛。但太阳镜并非人人皆宜,下述6类人群就不宜戴太阳镜。

学龄前儿童。儿童视力是逐渐发育成熟的,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双眼视觉发育一般在68岁成熟。在学龄尤其是6岁前,视觉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需要足够明亮的光线和清晰物体刺激,以促进其发育。经常戴太阳镜,会降低明亮或清晰物体对眼睛的刺激,久之容易成为弱视。

青光眼患者。戴了太阳镜以后,进入眼内的可见光减少,瞳孔会自然开大,易造成前房角狭窄,导致房水循环障碍,引流不畅,排出受阻,以致眼压升高,易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而处于相对明亮的环境,保持一定的光线及照明刺激,对青光眼患者来说,就如同治疗青光眼的缩瞳剂,非常有益,所以“弃暗投明”是青光眼患者生活的基本原则。

眼球发育不良者。这些人在发育上,往往是小眼球、小睑裂和小房角,又被称为青光眼素质,久戴太阳镜,瞳孔散大,容易诱发青光眼。一些身材矮小的老人,相对眼球、睑裂和房角较小,所以此类人群在生活中要慎戴墨镜。

夜盲症患者。人眼在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分为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两种,前者主管明视觉,后者主管暗视觉,而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后者即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以致于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周围物体,如果白天再戴太阳镜,人为制造暗环境,无形中又增加了一道枷锁,会影响白天的视觉和生活。

色盲患者。所谓色盲,就是不能辨别颜色,即辨色能力丧失,也包括辨色能力减弱的色弱患者。而辨色的前提,是要保证充足的光线照射,特别是在户外,这样才能一览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戴太阳镜后,反而会减弱辨色能力。

视神经和视网膜病变患者。如视神经炎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前称视网膜脉络膜炎),二者均有视力急剧下降、视物模糊的表现,前者瞳孔常呈散大状态,对光线反应差或迟钝,而且有视神经传导阻滞现象,后者则多有视物变形,戴太阳镜后,光线被遮盖,视力更差,如同雪上加霜,不利于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