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国家新药创制试点示范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本报讯 日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日前正式通过国家验收。

评价组专家认为,该项目围绕推进创新药物成果转移转化,以提升新药研发全技术链、产业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构建靶点研究与确认、化合物优化、工艺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和上市后临床价值评价等新药研发服务链,已初步建成了开放性新药创制共性技术平台和共享服务平台,带动和促进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形成了区域化示范效应。

据悉,2017年6月,四川省政府与科技部、国家卫健委三方签署《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框架协议》,明确指出三方将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主要依托,共同建设试点示范基地。经过四年多的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受重大新药专项扶持项目带动,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已聚集在研药械品种134个。其中,重大专项扶持品种之一华昊中天优替德隆注射液,作为中国首个埃坡霉素I类抗肿瘤新药正式获批,打破我国长期以来乳腺癌晚期治疗的瓶颈,结束了国内近三十年来除紫杉醇外无突破性化疗药物的局面;累计承接新药成果转移转化服务879项,支持丹葛酚酮胶囊等89个新药品种在国内或国际申报,支持汇宇制药奥沙利铂等52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突破29项关键技术,包括靶向蛋白降解技术、溶瘤腺病毒靶向性关键技术、GPCR受体细胞原位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技术。

作为试点示范核心区,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在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核心技术获得突破的同时,创新策源能力也在不断强化。当前,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已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药创制共性技术平台和科研型创新服务平台共99个。

截至目前,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累计签约项目170个,总投资超过1100亿元。力争到2035年实现全口径总产出超过5000亿元、新增人口超过20万人、企业超过3万家。(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