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2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利州区:发展订单蔬菜 “青疙瘩”变“金疙瘩”

近日,在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天曌村,宽梆青菜和榨菜长势喜人,村民们或分散在田垄间收割,或忙着搬运装车,现场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些宽梆青菜及榨菜经过广元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香居”)生产线加工后,摇身一变成为餐厅中的“酸菜鱼伴侣”(鱼酸菜)和餐桌上的“下饭神器”(榨菜)。

田间种植

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宽梆青菜和榨菜于去年8月20日播种,9月20日至10月中旬完成移栽。因前段时间夜间气温较低、霜冻较大,所以延迟了收菜时间,预计这段时间能全部采摘完毕。”宝轮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干部冯国莲介绍,去年该镇共为吉香居种植各类订单蔬菜4300亩,预计收获5000吨以上,销售收入达200余万元。除去人工、种子、运费等成本,可实现纯利润65万元左右。

企业下单后,村民再播种,这让当地村民种菜有了底气。

不仅天曌村的订单蔬菜迎来丰收,在海棠溪村,种植大户方长炳的蔬菜基地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正在田间忙碌的他告诉笔者:“一开始不敢种这个菜,一是没有种植经验,二是害怕没有销售渠道,三是怕卖不出好价钱。去年看到自己种出来的‘青疙瘩’变成‘金疙瘩’,我才把悬着的心放到了肚子里。”

为鼓励种植大户积极参与榨菜种植,当地政府与企业达成“订单种植”协议。到了收购季节,企业按照榨菜890元/吨、宽梆青菜460元/吨的价格进行收购,政府还将补助300元/亩。同时,种植期间,冯国莲常常带着农技专家和企业相关人员一起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榨菜的品质和产量达到企业的收购标准。

作为利州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近年来,吉香居通过大力发展订单蔬菜基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价值,与利州区、昭化区、剑阁县、苍溪县累计发展订单蔬菜种植面积3万余亩,带动全市50个乡镇100个村8000户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实行合同种植、保护价收购。在此基础上,镇村还积极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工作,引导村民规模种植榨菜,实现增收致富。

车间加工

每个环节均可追溯

“哇,这几坛泡菜太有创意了!”透明的玻璃坛内,胡萝卜丝、白萝卜丝、青笋丝摆放在一起,还有金黄色的玉米块和红色的小红椒泡在一起,红色的小胡萝卜及绿色的萝卜头构成“手指萝卜”……近日,笔者在吉香居展示厅看到,一个个泡菜坛像一件件艺术品,泡菜的原材料来源于广元市各蔬菜基地。

拌料、装罐、杀菌……笔者透过展示厅的玻璃窗,只见泡菜自动化生产线匀速运作,工人们正熟练地分拣。在另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上,通过下料机精准地将泡菜进行灌装,质检员认真检查每一件成品,再经过打包、搬运,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生产景象。

“我们的产品经过3次以上的严格挑选,再经过层层工序,才能最终呈现在消费者的餐桌上。”吉香居办公室主任邓淑介绍,公司年采购新鲜蔬菜5万~6万吨,目前共有6条蔬菜加工生产线,每天可加工500~800吨蔬菜,年加工蔬菜6万吨,去年预计产值达2亿元。如今,吉香居共有100余款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刘怀英 冯小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