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7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罗布: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罗布带着学生开展临床指导

从医36年来,他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在平凡岗位上以过硬的业务技术、骄人的研究成果、良好的医德医风,赢得患者和业界同仁的一致好评;作为一名省级名藏医、学科带头人和县政协委员,他将治病救人、研究传统藏医学作为一生追求,将心血奉献给传统藏医学研究……他就是甘孜州乡城县藏医院副院长罗布。

立志从医

服务群众健康

小时候,罗布身患肾炎饱受病痛折磨,父亲带着他辗转治疗但效果不佳,最后经云南一民间藏医治疗才得以康复。经历病痛之后的罗布,萌生了学医治病救人的想法。1980年,罗布如愿进入甘孜州卫校藏医专业学习,几年后回到乡城县正式从医,用自己所学为患者治病。

工作中,罗布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从检查到治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竭尽全能地为患者服务,减轻了许多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

2010年,然乌乡村民秋初因严重脑梗塞昏迷不醒、半身瘫痪,焦急的家人将患者送到医院,罗布用针灸、理疗辅以药物进行治疗,半个月时间,秋初便能下地行走,经过后期康复治疗,患者已能从事家务劳作。罗布精湛的医技赢得了同事的认可、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能用自己所学为病人治疗,罗布感到非常开心,看到一个又一个经自己治疗康复后患者的笑容,罗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从医道路。为提高诊治水平,罗布大量阅读医学经典,研习医案,先后多次到西藏、青海藏医院、制药厂进修深造,不断夯实、修炼藏医治疗基本功。在不断的学习总结中,罗布具有了一定的处理复杂、疑难病症及急、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能准确的诊治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地方性疾病,更擅长用藏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

潜心钻研

练就精湛医术

以前的乡城,医疗条件较差:藏医院没有制剂室,藏药靠其他藏区制药厂供应,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普遍存在。罗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我们能自己制药,不仅能保证药品质量,还能减轻群众医药负担。”1998年,罗布和同事有了自己研制藏药的想法。

为此,已经具备药物采集、鉴别、配方、炮制基础的罗布再次到西藏制药厂学习深造,掌握藏药制作流程要领后,他将医院的车库改造成藏药制剂室,在只有一台粉粹机和制丸机的艰难条件下,生产出符合《藏药标准》的药丸。罗布也从此对藏药制剂和藏医药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多重困境中,罗布始终保持着热情,查阅典籍,请教名师,临床试验……一步步攻克难关。

在疑难疾病药剂的研制中,罗布根据《四部医典》等古方,结合20多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大量的实践,研制了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甘露治肝胶囊12号”,治疗风湿的“扎嘎杰巴”,治疗糖尿病的“健胰降糖胶囊”“七位降脂灵”等藏成药,撰写的《甘露治肝胶囊治疗乙肝100例临床疗效观察》《佐塔汞毒腐蚀剂八种矿物的加工经验》《论藏医尿诊》《论藏药制剂的现状与机遇》《藏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等多篇论文在《中国实用医刊》和《医学信息》上刊载。

2005年,对传统医学研究初有成效的罗布开始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相关课题研究。他牵头开展常用藏药制剂标准提升工作,在对常用藏药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药材的用量、制法、功能主治的校对,制定药物储存方法,编制制剂说明书。在大量的临床中,罗布在治疗心脑神经血管后遗症、肝胆、胃、风湿、类风湿、藏医外治等方面探索出了独有的经验,以更加精湛的医术服务患者,为医院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不忘初心

探索传统医学

取得高级职称,身为县藏医院副院长并拥有“优秀拔尖人才”“省州名老中藏医”等众多头衔的罗布,已过退休年龄却并没有停止用自己所学服务患者,仍领导着藏医院的医疗、护理、制剂、科研、临床等工作,自己每年诊治病人上千人次,为“让藏医药走出藏区惠及更多患者”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在对藏医药探索的几十年中,罗布每年都会带着帐篷到高山上安营扎寨采集药材,每次都会住上一个月左右,多年来从未间断。从2013年开始,罗布和同事开始尝试种植濒危中藏药材,现在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了300亩,涉及雪上一枝蒿、大黄、云木香、秦艽、独定子等多种濒危药材。

不论是酷夏寒冬、刮风下雨,罗布都会每周带上学生到药材种植基地查看药材长势,指导管理,向学生讲解如何种好藏药材,而今,藏药种植成为了村民致富产业。除了在药材采集种植上很苛求,在藏药制剂上,无论是炮制消毒、配方、粉碎、打丸还是制丸、粉、汤、膏的每个环节,罗布都会严格按标准执行,医院每年生产5吨左右的藏药全为合格产品。“罗布老师做每项工作都严谨细致,有严格的标准,他将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藏医药事业的发展上,不断追求新的突破。”这是罗布的学生对他的评价。

如今,罗布在周边县域和成都、昆明、广州等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他的务实作风和对藏医药发展的痴迷,让乡城县藏医药事业得到了较好发展,成为了甘孜南派藏医药事业的一面旗帜。(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