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8 期 / 第1版:要闻
农田里有了“气象管家”

预计今晚8点会下雨,请农户不要打药。”810日傍晚,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盘龙村村民李雪萍正准备出门给柑橘施药,便收到柑橘产业发展交流群消息。幸亏有气象管家,否则要浪费农药,还耽误时间。她庆幸道。

柑橘产业发展交流群里的气象数据,来自今年初刚修建好的雁江区马蹄湾农田小气候站。812日上午,笔者一行来到马蹄湾农田小气候站。雁江区气象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郑涵文正在现场进行例行维护。

据郑涵文介绍,小气候站顶端有一个可180度转动的摄像头,配合埋在地下的传感器,可24小时不间断采集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风速、风向、温度、光合有效辐射、虫群灾情等15项与农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指标数据,并实时传输到App上,每分钟更新一次。气象服务中心会对数据进行分析,雁江区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便会给出对策建议,并将数据转变成对农户有用的信息,发送到各类涉农微信群里。

及时的气象预测太有用了。88日晚上,雁江区丹山镇3小时最大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我们及时通知各乡镇尽快采取措施开闸排水,防止稻田漫塘。因农户疏导及时,没有发生险情。郑涵文说,马蹄湾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主要农作物是柑橘、水稻和玉米等,曾经靠天吃饭,有时农户刚给农作物施了肥,一场暴雨袭来,便前功尽弃。

去年雁江区的高温一直持续到9月底,柑橘品质受到影响,果子开裂、口感干涩,卖不出好价格。保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伍策均说。

今年,情况就有了很大改变。相较于常规天气预报,小气候站的数据更精准,对农户也更有针对性。今年6月,小气候站准确预测出该片区将有持续高温,提示果农提前修枝,摘除向阳果,并给枝干铺上遮阳布等。

李雪萍对今年的柑橘收成充满信心。更让她期待的是,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小气候站可通过连续几年的监测,精准判断积温、日照时间等数据,到时候,该区域最适合种植哪类柑橘一目了然。

目前,雁江区已修建3个农田小气候站。这套系统就像气象管家,农民的劳动量减少了、试错成本也降低了。伍策均说,农田小气候站的建设,让大家吃上了科技饭。(李寰 吴昊江 万可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