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0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扶志+扶智 提升脱贫“软实力”
三方合作助乡城县困难群众走出贫困


表彰大会现场

2810元的收入奖励,对我们贫困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额呢!”近日,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沙贡乡村民木娘曲扎欣喜地说。这两个季度,他因为参加“劳动收入奖励计划”,干活更有劲了,收入也比从前提升了不少。

扶志:

“以奖代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今年47岁的木娘曲扎,自小生活在沙贡乡。沙贡乡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下辖5个行政村共1279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7377人,现有未脱贫户1275人。全乡以买卖猪、牛、羊、马、酥油、元根作为主要收入。

为响应中央要求2020年底实现全部脱贫的号召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精准扶贫上要下“绣花”功夫的指示精神,201710月,四川省科协和西南财经大学反贫困政策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乡城县政府三方合作,在沙贡乡进行“劳动收入奖励计划”试点。

据了解,“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是对“扶志”新思路的一种探索,通过对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采取“以奖代补”的扶助形式,为其劳动所得按照一定比例给予现金奖励,鼓励其通过增加劳动供给来提高家庭收入。

“我以前就是卖卖虫草,偶尔修路打零工赚点钱,其他时候就在家。”木娘曲扎告诉笔者:“从去年10月加入这个项目后,现在修完路,我还会想办法再打点零工,尽量多挣些钱。”木娘曲扎两个季度共申报了14050余元劳务收入,按照方案获得了2810元收入奖励。

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赖静指出,“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重点破解贫困户“等靠要、养懒汉”等问题,从根本上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实验室主任甘犁教授表示,传统产业扶贫办法多从生产资料方面给予帮扶,“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是对生产结果进行激励,两者结合可提高扶贫效率,加快脱贫速度,巩固脱贫成果。

根据两个季度收入申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沙贡乡家庭户均申报金额为22085.3元,户均奖励金额为2043.1元,第二季度申报的贫困户相比第一季度明显增多。乡城县副县长刘明军在“劳动收入奖励计划”表彰会上谈到,以贫困户的生产、劳动收入为依据,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农村群众的真实收入,有利于做到“扶真贫、脱真贫、真脱贫”。

扶智:

“建立自信”提升义务教育综合质量

如果说“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是从短期途径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他们摆脱贫困。那么从长期看,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注重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办法。

乡城县“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就是一项旨在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条件的转移支付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秋季学期在乡城县正式启动,并于今年3月对第一学期的获奖学生进行表彰。项目方案设计者甘犁教授告诉笔者,在设计方案时,基本思路是针对教育目标的一项有条件的转移支付,通过对达到预先设定目标的学生及任课老师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激励教师加大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

乡城县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洛绒邓珠是一名贫困生,全家人的生活开销仅靠妈妈每天打零工的100元收入。本学期,洛绒邓珠获得了“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中的学习进步奖,获得奖金150元。据了解,洛绒邓珠读五年级时成绩并不好,听老师介绍了“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项目后,他决定不再贪玩、发奋读书。“这个项目既可以鼓励我提高成绩,又可以帮家里减轻经济负担,我得到的150元奖金准备用来给家里买粮食。”洛绒邓珠说。

据了解,“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为学生设立学习优秀、学习进步、作业优秀多种奖项,不仅可以帮助成绩优秀的孩子优中更优,还可以让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重拾自信。据乡城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主任杨昌莉介绍,由于“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针对老师设置了教学优秀奖和教学进步奖,项目开展以后,越来越多的老师积极思索教学模式,自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乡城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杨涛介绍,“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现已惠及全县15所小学、83个教学班、2468名小学生。本学期,该项目在乡城县共评出学习进步奖167名、学习优秀奖111名、作业优秀奖640名(分为语文、数学、藏语三类奖),发放现金奖励88850元。

 “‘青少年教育促进计划’可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配合着‘劳动收入奖励计划’,一方面能直接帮助贫困家庭逐步走出贫困;另一方面能通过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间接防止脱贫家庭后期返贫,最终引领他们走出贫困。”甘犁说。(邓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