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收割小麦
7月9日,遂宁射洪市潼射镇板桥村吴家沟,水田里的秧苗已经长高长绿了,远远望去恍如一片绿色的海洋。
“以前这一沟水田撂荒很多,杂草丛生。今年30多亩拓荒复耕后栽上秧苗,现在长势良好!”正在渠边放水入田的村党支部书记贾斌说。
近年来,射洪市扎实开展撂荒地综合治理,2020年撂荒地复耕面积达3.3万亩。今年1~6月,已有1.68万亩撂荒地在这里重焕生机。
政策扶持激励
破解撂荒地治理难题
4月14日,金华镇西山坪村,几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撂荒地里不停忙碌着。整治完成后,连片耕地将流转给专合社种植蔬菜、水果。
“今年市里给镇上的整治任务是1200亩,但得益于好政策,我们计划整治2300亩。”正在现场查看整治进度的金华镇镇长冯军说道。
据了解,在遂宁出台450万元撂荒耕地整治奖励的基础上,今年射洪本级财政安排100万元,对撂荒地整治成绩显著镇实行以奖代补。同时,对季节性撂荒地发动农户主动复耕,连续2年以上的撂荒地停止发放地力保护补贴;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经营主体代耕,种粮面积达到30亩以上享受种粮大户补贴;对返乡留乡农民工利用撂荒地发展种植业的,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各镇也积极响应,纷纷出台激励和约束政策鼓励复耕复种。如东岳镇一方面兑现“地力补贴+土地两年免租金”政策,另一方面按照“1头牛=3头猪=30只鸡=1亩消纳地”计算公式,严格落实规模养殖企业配套消纳地政策,去年以来全镇复耕撂荒地4000亩。
农机社会化服务
助力撂荒地复耕复种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我只种了1亩地,家里其他的地都撂荒了。现在农田改好了,我还承包了村里其他人的12亩地。”5月10日,看着收割机在自己的小麦地里破“浪”前进,瞿河镇牛心村种植户林凤祥高兴地说。
原来,为了提高整治质量,射洪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五良”融合宜机化项目改造范围,有效“唤醒”了沉睡荒地,助力了当地产业发展。
6月2日下午,在东岳镇观龙村,两辆收割机在金黄的麦田中来回穿梭。“这一片麦田有1000多亩,机械化收割不到5天就可以收完 !”观龙村党支部书记田铃铃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了解决撂荒地劳动力问题,射洪农事服务超市推广全程式、菜单式服务模式,助力撂荒地复耕,同时选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技术指导。
产联式合作
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啥子都不需要我们操心,全机械化作业,我们等着分红就是。” 站在地边看着收割机收获小麦的村民何崇全心里乐开了花。
由于孩子外出务工,已年满60的何崇全无力照看自家的土地。2020年,他将3亩土地全部入股专业合作社,一年有近2000元的土地分红。
这样的分红,来源于观龙村的产联式合作模式。
田铃铃介绍,在与专业合作社合作中,观龙村采取了“业主+农户+村集体”的利益分配模式,按照业主55%、农户占比35%、村集体占比10%的比例进行分红,这样业主的压力减小了,农户参与的热情度高了,更有利于撂荒地长远的发展利用。”
不仅如此,射洪还积极推广“N(业主、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农事服务超市等)+农户”模式,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助力乡村振兴。(贾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