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2 期 / 第8版:生活百事
揭开“抗凝血酶”的面纱

 龙训琴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正常流动,为什么不会凝固?出血的小伤口为什么又能自动止血?其实,这都是因为我们体内存在着复杂又奇妙的止血、凝血、抗凝及纤溶机制。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抗凝系统的重要成员——抗凝血酶。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是血浆中重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以中和凝血途径中的丝氨酸蛋白酶。AT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能中和血浆中2/3的凝血酶,其作用约占抗凝系统总活性的70%80%

目前肝素广泛应用于血栓性或血栓性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但肝素本身并没有抗凝的活性,肝素的作用是加速AT发挥作用的速度,相当于一种催化剂,它可诱导抗凝血酶发生构象改变,使其更易与凝血酶结合,大大提升抗凝血酶的抗凝作用。肝素与AT结合后,使AT与凝血酶迅速且稳定结合。肝素-AT-凝血酶复合物形成后,肝素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 结合而被反复利用。最终,AT-凝血酶复合物在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凝血酶检测数值的正常值为80%120%,新生儿AT水平较成人低,孕期13周后及产后阶段AT水平明显降低,绝经期前女性AT平均水平低于男性。

1.遗传性AT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AT活性下降到50%以下,对肝素的亲和力降低,对丝氨酸蛋白酶的灭活能力减弱,表现为患者在术后、创伤或产后发生血栓。

2.获得性AT缺乏:

AT合成降低。主要见于肝脏疾病,由于肝脏是合成AT的主要器官,因此当肝硬化、重症肝炎等肝脏发生疾病时,AT降低,可伴发血栓形成。

AT丢失增加。主要见于肾病综合征,由于AT的分子量较小,易从尿液中随蛋白流失,肾病综合征患者尿蛋白排出量越大,血浆中AT越低,故常导致肾静脉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此外,高血压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烧伤和多发性创伤失血等原因也会造成AT的大量丢失,进而导致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

AT消耗增加。主要见于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死等。凝血系统活化,消耗ATAT活性显著降低,易增加血栓风险或加重血栓性疾病的程度,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3.AT水平增高:主要见于血友病及口服抗凝药等。

抗凝血酶检测的临床应用

1.易栓症的诊断。易栓症是机体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而具有血栓形成倾向的一类疾病,AT检测可有助于易栓症的诊断。

2.肝素抗凝治疗前后AT水平评估。当应用肝素治疗时,体内AT活性降低,单纯应用肝素治疗,其疗效受到明显影响。

3.血栓性疾病病情评估。AT活性降低,提示可能存在血栓形成或原有血栓性疾病病情加重,其降低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的依据。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程监测、肝肾疾病疗效判断。AT是诊断DIC的一项敏感指标,且可作为动态观察DIC演变过程的一项敏感指标;AT亦可以反映肝功能受损的程度,可作为判断肝脏病变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AT水平降低,也与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

5.肝素抵抗。肝素作用下AT活性可提高10002000倍,但最终抑制丝氨酸蛋白酶的效应还是取决于AT的活性。当体内AT活性降低时,单纯应用肝素治疗,其疗效会受到明显影响。(作者单位:成都市西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