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6 期 / 第8版:农村创新创业
岳营村: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

本报讯  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宋堰村一片200亩的青菜地上空,种植业主徐培友从修文镇请来的“飞手”刘利和一名助手正操作着无人植保机,为青菜地喷施叶面肥和杀菌药。见记者一行到来,刘利连忙说:“作为眉山园和锦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我们正在提供无人植保机有偿服务,不仅自己能挣钱,也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刘利口中的眉山园和锦城农业专业合作社由修文镇岳营村党委领办,谈起合作社成立的初衷,村党支部书记唐其勇介绍道:“岳营村由原岳营、跃进、道组三个村合并而成,过去集体经济薄弱,几乎没有收入来源。”

2019年起,岳营村大胆探索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采取“村党委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的方式,成立了眉山园和锦城农业专业合作社,被选为理事长的唐其勇率先入股10万元,并带动6名人员一共入股30万元,村民则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最终流转100余亩土地发展种植业。

与此同时,合作社采取统一购置机具和农机入股的方式,鼓励和吸纳了刘利等6名返乡创业人才带机入股。“目前,我们合作社已拥有无人植保飞机5台、栽秧机6台、施耕机3台、运输车5辆、烘干机1台,做到了各类农业机具配套齐全,并将合作社流转的100余亩土地委托给刘利等农村人才和其他股东生产经营,在满足合作社自用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农机有偿专业化服务。”唐其勇说。

“合作社的农机社会化有偿服务,已从眉山各区县延伸到了绵阳、德阳、成都等省内各地农村。”刘利介绍,他带领的农机专业化服务队,仅2021年,就提供了无人机植保服务3万余亩、旋耕平整土地服务5000余亩、机械栽秧服务5000余亩,不仅自己收入10余万元,还为村集体增加了不少收益。

唐其勇告诉记者,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从合作社成立时的3万元增长到10余万元,300余户社员共分得红利7万元。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合作社,该合作社又流转了1500亩土地,鼓励更多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把村集体经济的“蛋糕”做得更大,不断为基层组织赋能蓄势,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陶广汉 刘矜 彭世红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