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晓李
嘉陵江在左,涪江在右……是山脉养育了江河还是江河润泽了山脉?风霜雪雨一同赋予优美的大西南人杰地灵,它们在我的血液里奔流,入脑入心。以江河为脉,我的人生何其有幸!
懵懂岁月,我跨越新奇的河流。冥冥中,注定诗意含蓄,并不轻易让我明白。求学路上跨越过的江河,我没有第一时间记住它们的名字。青年时代求学,与岷江为邻,感受它的波涛汹涌,我的青春因此充满想象力。多年后再从成都归来,投入涪江的怀抱。
江河带动着的流年,它们都去了哪里?长江给我的答案并不确切。嘉陵江,悄然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条江白龙江和涪江集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我心中广阔的故乡。而今,不惑之年向半百之境迈进,白发渐渐生出青丝以外的风景。涪江与我的渊源竟然超乎想象的多且亲近。
莫非我是一条在岸上苦苦追寻的鱼?如是,那么在江油和绵阳之间的龙门预示了什么?或许,它是给予所有鱼的一番造化。魂牵梦萦的水系中,涪江或许最是让人感佩良多。涪江的词典里,有无尽的传奇,有齐放的新花,有南湖,有南山,有跨越季节本身的明快,将众望所归的美好,一直延续下去。
不知何时,我已为涪江积攒下千言万语。我并不介意它的混沌,也不怨恨它的狂野,我只是弱弱地守护着内心的宁静。仔细想,涪江以它泥沙俱下的悲壮成就了从江油到绵阳的沃土,甚至,这种创造力一直延续到遂宁和重庆的合川。
涪江是一首含蓄的诗。蜿蜒曲折,状如龙腾,只有走进它的内部才能领略。沿途的子民都喜欢将它与龙联系在一起——龙脉养育龙的子孙,这么给自己定位。
自涪江的源头出发,重读藏龙山、黄龙寺、龙安镇;激活龙溪、龙池、龙峰、龙岩、龙凤、龙治、龙归……巨龙奔腾,涪江自己不说,但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那是多么形象的一条母亲河。
说来也巧,2012年初夏,我与朋友打算去九寨沟,走错了道,有幸拜谒雪宝顶,夜投黄龙山脚下。一不小心,我竟然追到了涪江的源头。八年后的秋天,我得以出川领略滚滚长江的风采。如此一来,我心中有了涪江670公里的漫长历程。
涪江岸,总有一双眼睛,观察走出去的孩子们。文字如星辰闪耀在涪江百转千回的故乡,合川、铜梁、潼南、遂宁、射洪、三台、绵阳、江油、平武、松潘……倒叙的时光,给出人杰地灵的答案。
红嘴鸥远涉重洋也要投奔的土地,给人立言的奇思妙想。予众生以繁衍的机缘,涪江或许早已做到了极致。
六峡风景如画,仙海繁花如锦,其间的大片土地,是我的故乡。
涪江总在桀骜的奔腾中,激发人的创造力。文人云集的土地上,文曲星就住在梓潼七曲山,诗仙李白就住在青莲,欧阳修也是绵阳人。多么有造化的一方风水宝地啊,尽在涪江的掌握中,延绵到千里之外。
李白、欧阳修们除了文字立身,也能仗剑天涯。涪江的水通过他们成为格外鲜活的身影。涪江在绵阳树立起一个雄伟霸气的标杆,串起的太白楼和越王楼,名动天下,均与诗有关。
文人好喝酒,江油有诗仙阁、太白醉,绵阳有丰谷。酒都准备好了,那么菜呢?绵阳米粉,江油肥肠,它们能助兴诗人“举杯邀明月”。
一次次跨过的江岸,在江油和绵阳之间,自然而然展开生命的两种境界:一种是追溯,另一种是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