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8 期 / 第3版: 地方报道
绵竹市 “智慧天眼”上岗 破解山区防汛监测难题

近日,德阳绵竹市广济镇凤凰村山巅的测雨雷达站实现首次数据回传,标志着这座被誉为龙门山区气象防灾智慧天眼的高科技监测设施正式投入运行。该雷达站的启用,为绵竹地区山洪、中小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防御体系装上了精准监测的科技大脑,将极大地提升区域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在凤凰村山巅,银灰色的钢塔直插云霄,测雨雷达正扫描半径45千米的天空,降雨强度、范围、移动路径实时显现在终端屏幕上。这部雷达的上岗,彻底打破了绵竹上游无人区的监测困局。过去受地形限制和通信盲区影响,传统雨量站难以布设,导致局地突发性强降雨成为监测盲区。如今,凭借其高达30×30米的空间分辨率监测网络,可精准捕捉山区复杂地形中的每一场降水过程,为防汛减灾提供分钟级预警能力。

绵竹市地理环境特殊,52%的区域地处龙门山区,是山洪、泥石流高发区。今年入汛以来,绵竹已遭遇6轮强降雨过程,其中“7·2”特大暴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造成9处重点堤防工程损毁,暴露出传统监测手段的局限性。新型测雨雷达系统投入运行后,沱江上游山洪预警预见期由6小时提升至12小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雨到才预警的被动局面。同时,该系统还将为群众转移、物资调度等争取黄金时间,变被动应急为主动防范。

当前正值防汛关键期,绵竹市将持续绷紧防汛之弦,多维度筑牢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防御防线。在技术支撑上,充分运用水利测雨雷达精准预报成果,联动气象、水利等部门预警信息,依托防汛雨水情预警与指挥系统,构建监测预警传达快速通道,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一线。在责任落实上,全面调动各级防汛责任人,加密重点区域巡查频次,聚焦山洪灾害危险区、河道、水库、涉水景点及野游点等,严格执行三查”“三个紧急避让。同时,持续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全力保障汛期水利设施安全,筑牢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周韵 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