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5 期 / 第1版:要闻
“火眼金睛”不放过一丝缺陷 “天府科技云”助德阳线缆闯市场

技术人员查看检测仪拍摄的图像信息。

11月10日,在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缆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流水线上不断“吐出”一根根崭新的电缆,工人们正有序生产作业,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

德缆公司如今这一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离不开“天府科技云”的助力。2022年,该公司通过“天府科技云”平台发布了“线缆外观缺陷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技术引进及应用”科研项目,引进了上海一家企业的技术,经过自主创新,摒弃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使线缆表面缺陷实现了检测自动化、无人化,提升了检测效果,避免了漏检、误检,且检测数据实时记录保存,方便查询追溯,无论是设备外观新颖性还是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都属行业首创,为该公司线缆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难题 线缆外观缺陷检测费时费力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智能电网建设等进程不断加快,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发展,电线电缆产量也随之逐渐增长。

随着电线电缆产量的不断提升,德缆公司在不断革新技术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公司生产的线缆,在挤塑后无相应的表面检测设备,线缆表面划痕、生料夹渣、凹陷及气泡都要靠操作工人肉眼观察,工作量大,工人稍不留神极易放过问题线缆,引起质量事故。

德缆公司电器工程师马晓辉介绍,生产线刚开机时需要有两个人盯着,机器稳定运行后,也需要有一名工人守在生产线上,通过肉眼观察生产线上的线缆表面情况。一旦发现有缺陷,立马做上标记。“肉眼观看比较费时费力,也容易漏掉一些缺陷,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这些缺陷,会导致原材料的浪费,造成经济损失。”马晓辉说。

马晓辉解释,每一圈线缆在出厂前都要进行耐压值测试,一旦线缆表皮有破损等缺陷,在进行耐压值测试时,线缆就容易被高电压击穿,这一圈线缆也就报废了。公司每个月都会有几起因线缆外观缺陷导致线缆报废的情况。

除了原材料的浪费,由于全靠肉眼检测,线缆表面出现一些划痕、生料夹渣等不影响质量的情况,如果未被检测出,线缆出厂后,有时也会遇到客户要求退换货的情况。

转机 借力“天府科技云”引入新技术

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呢?德缆公司经过市场调研,购买了一台能用于线缆检测的检测仪,经过现场调试、使用,大家又发现了检测仪的短板。

马晓辉介绍,一方面检测仪检查的单元无升降功能,进线口设计太低,正常生产时无法上线使用。另一方面检测仪采用平面相机拍照,拍出来的图片是2D图像,对缺陷无法多角度放大观察判断,且检测仪使用的是白色光源,图片颜色失真太大,这就造成了检测精度不高,漏检、误检现象严重。

就在德缆公司技术人员一筹莫展时,事情迎来了转机。2022年,在德阳市旌阳区科协的协助下,德缆公司将需求发布到“天府科技云”平台,广泛寻求技术突破。随后,该公司积极参加第二届“科创会”,对“线缆外观缺陷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技术引进及应用”科研项目进行了推广路演,最终与尖刀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其后,在天府科技云“专职保姆”的常态化跟踪服务下,双方在该技术难题上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根据第一台检测仪存在的无法通过改装解决的短板,德缆公司技术人员又经过现场考察论证,更改设计模型,最终确定了新的设计方案,在尖刀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协助下,检测仪顺利实现了从图纸模型到成品组装。

马晓辉介绍,新的检测仪可实现检测单元前进后退、上升下降功能。移动部分由伺服电机带动滚珠丝杆实现,具备精度高、运行稳定的特点。检测仪由3D相机加补光光源组成,检测更加精准。对缺陷照片可实现360度旋转,对缺陷点也可放大,使观察分析更精准。

“天府科技云”平台上线来,德缆公司积极使用,组织企业科研人员注册成为科技工作者280余人,公司也被评为2021年度天府科技云精品科创工作室。通过“天府科技云”平台,该公司积极发布科技成果、委托科研项目,连续参加首届、第二届“科创会”,并在会上进行推介路演、现场洽谈,在两届“科创会”上均达成了项目签约,签约金额达3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天府科技云”平台发布科技所能14项、科技成果2项,促成科技服务交易21项;发布科技需求6项,委托“线缆外观缺陷在线智能检测系统技术引进及应用”科研项目4项。

效果 “火眼金睛”助企业降本增效

2022年5月,经过反复调试,新的检测仪在德缆公司线缆生产车间正式投用。检测仪检测过程自动化,操作便捷,减少操作工人劳动强度的诸多优点赢得了大家点赞。

通过反复调试改善,使得设备检测精度提高,模型画面更加清晰直观,发现缺陷会及时标注并报警提醒。缺陷数据能实时多文档记录,方便后期查询追溯。还增加了累计米数和记速功能,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数据对比。

马晓辉解释,检测仪通过3D成相发现缺陷后,会立即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对缺陷的位置、大小进行记录,并立即报警提醒。车间工作人员听到报警提醒后,立即到生产线对缺陷位置进行标记,方便后期处理、修复。

为确保检测仪发挥出最大作用,德缆公司还对操作人员进行了全方面的使用培训,包括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式,并专门编制了设备使用说明书,使操作、制度书面化。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使用,检测仪不仅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德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线缆外观质量自动检测平台使得生产线人均效益提升了33.3%,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减少了163万元,产品合格率达到100%,产品畅销国内、国际市场。

该负责人表示,随着像线缆外观质量自动检测平台这样的新技术、新设备的投用,德缆公司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线缆产品闯市场的信心和底气也更足了。(张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