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陆续开始整地播种,小麦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气象部门预测,拉尼娜可能10月形成,天气不确定性增加,对培育小麦冬前壮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近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24年全国小麦秋冬种技术意见》,建议各地要以提高小麦整地播种质量为主线,以配套使用高性能播种机为重点,推进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加强冬前管理,强化防灾减灾,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
提升播种质量 确保一播全苗
精细整地。把握整地时机,合理耕作,提升作业质量。秸秆粉碎,前茬收获后采用专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碎草长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留茬高度10厘米以下;深埋匀埋,因地制宜采取耕翻、深旋耕等方式埋草灭茬整地,旋耕埋草灭茬机械动力要足、行进速度要适当,确保旋耕埋草深度达到12~15厘米;深耕(松)整地,每隔2~3年进行深耕(松)一次,破除犁底层,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及时耙平压实、踏实土壤,避免造成冬季黄苗死苗。
选用良种。结合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因地制宜选用冬性、半冬性或春性品种。根据生产水平选种,在旱薄地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在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选用抗旱丰产品种,在肥水条件良好的水浇地和稻茬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根据灾害特点选种,南方多雨、渍涝严重地区宜选用耐湿、抗穗发芽品种;根据区域引种示范结果选种,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以便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质量。
种子处理。根据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状况、气候条件以及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尽可能减少“白籽”下田比例。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对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因地制宜选择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拌种,以达到“一拌多效”的效果。
适墒播种。根据土壤类型和整地质量情况,调整播种方式,配套播种机械,因地制宜推广宽幅匀播、宽窄行播、缩距匀播、种肥一体等播种方式。旱作区示范推广免耕沟播,稻茬麦区推广机械条播;墒情不足地块,提前造墒,创造条件适墒播种,或播后及时灌溉补墒,促进齐苗,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测墒补灌、水肥一体等技术;土壤过湿地块,坚持“宁迟勿烂”的原则,播种前先排水降渍,创造适宜墒情,避免烂耕烂种,造成缺苗断垄和僵苗不发,并控制好播种深度,做到播深适宜、深浅一致。
适期播种。坚持适期播种,压缩晚播面积,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一般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50℃,春性品种500℃~550℃。西南冬麦区适宜播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坚持适量播种,确保适宜基本苗,西南麦区15万~20万株,一般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5000至1万株。
按需配肥。根据土壤质地、耕层主要养分含量和小麦目标产量确定肥料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西南冬麦区,全生育期每亩纯氮用量控制在10~12公斤,地力较高的稻茬麦田可适当减量,地力较差的旱地麦田可适当增加。
合理灌排。西南麦区要注意提高麦田灌排能力。播后及时用开沟机开挖田内沟,均匀抛撒沟泥覆盖畦面,减少露籽,防冻保苗。冬季和早春要及时做好清沟理墒工作,确保灌排通畅,雨止田干。
适时镇压。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轻不压重、压软不压硬”的原则,西南等地稻茬小麦如播种时墒情偏湿,不适合镇压,应在冬前土壤墒情适宜时镇压。对秸秆还田未耙实麦田以及没有镇压的麦田,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选用合适镇压器进行镇压,以确保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加强播后管理 确保安全越冬
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做好补种工作,补种时间越早越好。为促进小麦早出苗,可先浸种催芽,然后开沟播种。补苗地块也可于小麦3叶期后疏密补缺,进行移栽,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节”为宜。补苗踏实土壤浇水后用土覆盖,保墒防板结,促早发赶齐,确保苗全。
冬前化除。坚持“封杀结合、以封为主、科学用药”的防除策略,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杀化除。冬前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杂草较易灭杀,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冬前这一有利时机根据草相适时开展化学除草。冬前化除务必要避开寒潮来临前用药,掌握在“冷尾暖头”、气温适宜时用药,并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使用,防止药害发生。
及时追肥。小麦在2叶期左右,对基肥施用量不足的田块,要及时补施苗肥促苗早发。一般基苗肥应达到总施肥量的50%~60%。对因施肥不匀造成生长不平衡的田块要尽早追肥促平衡生长。对分蘖不足的田块,要及时追施壮蘖肥。对秸秆还田量大、麦苗发黄严重的田块,尽快施用复合肥或速效氮肥,促弱转壮。
防灾减灾。根据实际情况做好预案,提前预防或灾后补救,促进麦苗恢复生长,减轻损失。播后遇雨及时破除板结;冬前地有龟裂及时通过耙耱或镇压等方法弥补裂缝,防冻保墒;旺苗田采用控制水肥、冬前镇压等蹲苗措施,促下控上。近年来,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偏重,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小麦玉米轮作区做好播前深翻灭茬、播时种子药剂处理、返青期喷施药剂防治,降低病害风险。(据农业农村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