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防蚊驱蚊话题便备受关注,今年部分地区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疫情更将其推至“新高度”。网络上一些所谓的民间“驱蚊偏方”悄然走红,但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
◎ 驱蚊剂浓度越高越好?
生活中,不少人认为驱蚊剂浓度越高,驱蚊效果越强。
真相:驱蚊剂浓度主要与保护时长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保护时间越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浓度越强驱蚊效果越好。盲目追求高浓度可能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刺激。
◎ 驱蚊手环或腕带可全身驱蚊?
有人认为佩戴驱蚊手环或腕带(浸泡驱蚊剂的高科技产品)就能避免蚊虫叮咬。
真相:无论手环或腕带内部浸泡何种驱蚊剂,因其覆盖皮肤的范围有限,很难实现全身驱蚊效果。
◎ 口服或涂抹维生素B1能驱蚊?
维生素B1有苦味和淡淡臭味,有人通过口服或涂抹溶液来驱蚊。
真相:目前无研究证实维生素B1有驱蚊作用,无论是服用还是涂抹均无法达到驱蚊效果。
◎ 生吃大蒜可以驱蚊?
有人觉得大蒜的刺激性气味能驱蚊。
真相:食用大蒜后,身体代谢产生的硫化物会通过呼吸和汗液排出,形成微弱蒜味,但浓度极低,驱蚊效果微乎其微。
◎ 手机播放声波可驱蚊?
网上有种说法,用手机软件播放模仿雄蚊振翅的超声波能驱蚊。
真相:大部分手机软件无法发出有效超声波,且即便能发出,超声波驱蚊效果也非常有限,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