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6 期 / 第4版:科学生活
甩不掉的“累” 可能是身体在求救

身体的疲劳仿佛“无底洞”,无论如何休息都无济于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肌肉及关节痛、头痛、睡眠差……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

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在持续长时间工作后,身体就会感到“累”。

此外,很多人的“累”也跟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比如饮食不规律、节食减肥导致身体摄入热量过少、缺乏运动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长期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症候群,常伴有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睡眠障碍、运动后不适、喉咙痛等多种症状。

据统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68%~1.40%,大部分患者年龄在40~60岁之间,其中成年女性比成年男性更常见,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这种疾病主要特征就是持续长时间的疲劳感,让人感到身心俱疲,无论如何休息,这种疲劳感始终如影随形,难以缓解。

如何区分普通的“累”和病态的“累”

普通的“累”

偶尔出现的疲劳感,通常发生在加班或熬夜后,但停下来休息或睡一觉就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情况对生活影响不大。

病态的“累”

有些人只是做了少量的活动,身体便出现了疲惫感,而且通过休息,仍然无法缓解。

看看你有没有患慢性疲劳综合征吧。请仔细阅读以下问题,并回答“是”或“否”。

1. 你是否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你是否经常感到肌肉酸痛?

3. 你是否出现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

4. 你是否出现睡眠障碍,睡眠后精力也不能恢复?

5. 你是否出现新发头痛?

6. 你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7. 你是否经常感到咽部不适,如喉咙疼痛或干燥?

8. 你是否经常在体力或脑力劳动后,持续感觉身体不适?

排除疾病的情况下,疲劳感已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如果你回答“是”的问题超过4个,你可能已经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

如何改善慢性疲劳?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自限性疾病,许多人不用任何治疗,能在短时间内靠自身免疫力而康复。这类患者就诊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多休息,舒缓压力。

那如何改善慢性疲劳呢?

首先,观察你的活动与睡眠模式,了解疲劳是如何对你产生影响的,然后设定一个让自己生活更愉快、更平衡的目标。

◎养成张弛有度的生活方式

学习工作与放松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大压力,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

◎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无论工作多忙,建议每天都留半小时运动,如散步、慢跑、健身、瑜伽等。此外,午休时可以给盆栽换换土、修修枝;周末用睡懒觉的时间去爬爬山、逛逛公园等。

◎均衡饮食增强免疫系统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充足的休息和高质量的睡眠是缓解疲劳的关键

尝试改善睡眠环境、放松身心等方法来提高睡眠质量。

◎克服无益的思维模式

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可以让我们在情感上得到支持,从而减轻疲劳感。

◎接受阳光照射

有助于缓解疲劳症状。

医院就诊挂哪个科室呢?

可以到慢性疲劳综合征专病门诊就诊,如果医院没有具体专病科室,哪个症状明显就挂哪科。医生会帮你筛选,先把器质性病变排除,然后再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医生根据相关症状给与药物对症治疗。如减少疼痛、不适的药物治疗;缓解焦虑的药物治疗;抗抑郁的药物治疗等。

◎中医特色疗法

通过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手段,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摆脱疲劳的困扰。

◎放松和减压方法

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来调整心态,减轻压力和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CBT)及睡眠管理技术。

综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不仅仅依赖单一的药物或方法干预,而是采用综合管理方案,结合多种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据“健康北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