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国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国际国内来看,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符合国际发展形势,契合我国发展国情,与此同时,这也对塑造区域发展的新优势有着指导意义。目前,尽管我国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区域创新态势总体向好,但在区域发展上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机制体制还存在一定壁垒、科技创新内生动力还不足、科技创新生态氛围还不够浓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而立足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将有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将有利于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发展阶段必然要求以科技自立自强来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首先,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其改革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而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问题的关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换成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生产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其次,这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到新发展阶段,核心技术攻坚战将是持久性、常态性存在,优化创新产业布局,构建创新学科,做好国家安全,保障人民健康,科技自立自强将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再次,这是发展区域性支撑产业的内在要求。一个区域要大力发展,一定离不开创新型产业的汇集,创新型创业将会带动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诞生发展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新技术等,尤其将成为区域内产业优势互补的重要因素。总之,我们要以科技创新实现区域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安全的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区域科技机制。坚持科技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和完善科技区域体系建设,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科技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一要整体优化成渝两地科技规划体系,制定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财政科研专项管理改革,加强打造西部科创中心战略顶层设计,建立和完善成渝科技领导小组工作体系等。二要坚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双轮驱动,建立专利价值评估系统,完善人才待遇制度,推动科技型企业在量质上双齐升。三要积极出台支持创新载体、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建立和完善校院企地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成渝两地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制度和职称互认制度。
加快企业转型,培育区域科技主体。一要开展成渝两地高校在科技园方面的共建,加快两地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完成,打造校院地企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一批以名校、大院、大所、大企为主体的“国字号”创新平台向产业功能区集聚,实现创新链强链补链。二要加快传统企业升级转型,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双倍增行动,进一步调动成渝地区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要坚持贯彻和落实国家科技战略,推动科技之城聚人成势,增强创新策源能力,赋能创新群体,推动科技创新能级跃升。四要激发市场主体,推动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继续加大对新兴企业的孵化力度,升级区域内科技城的发展水平和位势能级,建立顶级高新示范区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
提升平台建设,营造区域科技生态。坚持科技创新道路,共筑生态科技产业城融合,厚植科创发展土壤,构建一个要素齐备、便利高效、持续发展的区域科技创新生态。一方面,要坚持利用成渝两地的科技城和省级新区,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形成互通互补的成渝区域科技生态氛围。另一方面,将重点依托于两地高新区,形成未来科创中心、生物科创园、交子金融梦工厂等创新元素相互交融的局面。此外,聚焦本土培育,建立起区域内高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针对性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科创空间和应用场景;与此同时,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布局和投入,培育一批自主创新领军型企业,提高数字创新企业的内生动能。
加强成果转化,激发区域科技活力。继续壮大成渝两地科技产业,提高科技财政投入力度,强化考核奖励,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支持成渝两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学研实验室等载体,设立成渝两地高校合作的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创业基地等创新平台,打造区域成果转化区,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推动成渝两地高校深度合作,组建专家智库团队,集中顶级师资力量突破一批学科前沿技术,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将人才资源转换成区域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鼓励校地协同,跟进相关人才引进政策。依托成渝两地高校、科研院所、优质企业,加快产学研成果孵化进度,将科技成果反哺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明确协同方向,整合区域科技资源。多措并举打破成渝两地科技合作壁垒,应在平台建设、空间打造、要素支撑等开展相互合作。一要坚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成渝两地高新区可以探索组建成渝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争取国家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两地高新区联合技术攻关。二要加快聚合战略性、稀缺性科技资源要素,完善科技创新“极化效应”的基础架构,加快成渝区域科技创新平台集结、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企业集聚。三要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建设走廊,创建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推进高层次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机制和区域人才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成渝区域协同发展的共建共享格局。
(作者系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创评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