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红给柑橘套袋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一个个春华秋实的轮回中,彭山柑橘又迎来沉甸甸的丰收季。
对于眉山市彭山区观音街道果园村7组“笑语倚竹”家庭农场主李利红而言,属于她的丰收也即将来临。除草、套袋、管理果树……李利红和工人们一道在果园内忙碌不已。
今年43岁的李利红是彭山有名的家庭农场主,她的励志故事更是感动着无数彭山人。她8岁时因交通事故失去右腿,虽身体残疾,却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用“独腿”一步步走上“重生”路。
李利红主持2019年眉山市肢协新春联谊会
不畏挫折
调整心态让人生“站起来”
和很多创业成功人士一样,李利红也是个能“折腾”的人,她用自己的努力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她的经历中,也能感受到这份坚韧不屈、顽强拼搏。
1996年至2000年,李利红多次参加残运会,曾在四川省第六届残运会上获得跳远和铅球项目两枚金牌,以及标枪和铁饼项目两枚银牌。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中,李利红还参加了眉山地区火炬传递。2000年开始,她通过自主创业,先后经营衣服缝制、服装销售和小食店等生意。后来,她通过学习旅游知识,走上了旅游业工作岗位,还成为了一家旅游公司的分公司经理。
转折发生在2015年。当年李利红放弃在外奋斗的事业,乘着彭山深化农村改革的东风,勇敢跨行,投身绿色、有机农业,前后共投资150余万元在本村流转土地70余亩,先后种植雷竹、芦笋和晚熟柑橘,正式开启农业种植之旅。如今,她投入全部精力,在摸索中成长,从“门外汉”逐渐向彭山新型职业农民转型。
有着10余年工作经历的李利红,为何会开启“二次创业”种植晚熟柑橘?李利红用了一个词“缘分”来回答。在她看来,彭山农业产业已十分成熟,晚熟柑橘的种植更是遍地开花,发展农业让她看到了希望。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流转土地初期,她并没有选择种植晚熟柑橘,而是选择种植雷竹和芦笋。“虽然都是上好食材,但因规模小,不成片,销售起来太辛苦。”李利红说,种植这两种食材市场行情也不错,但从长远来看,发展壮大的希望不大。在李利红看来,选择种植雷竹和芦笋,这是她走的“弯路”。
2016年,李利红当机立断,推土重来,将雷竹全部改成了晚熟柑橘。2018年,又将芦笋全部改种成晚熟柑橘,现在她的家庭农场内,种植有70余亩的春见、沃柑、爱媛。涉足农业,经营农场,种植果树,对李利红而言,确实是十足的“门外汉”。
为了突破种植技术难关,李利红把曾经养成的坚忍不拔、勤奋好学的习惯引入果园管理上,边学边干,除了自己购买桔橙种植和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方面的书籍自学外,她还虚心向老果农和专家请教。从农场土地平整、修路、开沟、挑选果树苗、打窝栽树、施用有机肥,再到修枝、嫁接、治虫、疏果、套袋留树保鲜等都亲历亲为。经过6年时间的“跨界”历练,李利红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柑橘种植能人。
而她也一步步通过自身努力,不畏挫折,逐渐“站起来”,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起来,用“独腿”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值得高兴的是,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今年她在四川省第五届农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上脱颖而出,获得大赛金奖。
创新思维
现代农业让梦想“立起来”
“一只脚踏进了农业大门,但并不意味着两只脚同时踏进。”李利红说,农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她希望能够深耕农业,让现代农业的东风惠及更多百姓,让当地的百姓尝到“甜头”。
与传统种植相比,李利红坚持用绿色生态的种植理念,借助高科技手段和新经营模式,种出健康绿色的晚熟柑橘,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据李利红介绍,平时她经常到附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果园内“转悠”,向他们学习种植经验,并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农场实际,不断地分析、研究、实践和总结,探索出了一套“以果养树”(以挂果的数量来调整果树营养比例)的经验做法,让她的果园逐步走上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轨道。
在种植方式上,李利红采用当下最前沿的种植技术,借力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确保柑橘品质。同时,她还学习采用了草生栽培、林下养鸡等循环发展路子。在李利红看来,只有吃得健康,身体才会健康。她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传统粗放的种植模式,让消费者吃到绿色、安全、放心的晚熟柑橘。
“要让现代农业真正运用到农场里,才能做到省时省力省心。”李利红说,虽说这一步很难走,但庆幸的是,她已经在这条路上不断地前行着。有了创新的思维,仅仅是打开现代农业大门的关键一步,在种植这条路上,李利红还有颇多感慨。其中,她最感激政府和社会,特别是彭山区科协,几年来,通过科协的帮助,她渡过了种植技术、资金、销售等难关。尤其是改种后面临的资金难关,一度压得李利红喘不过气。当年,在彭山区科协的帮助下,她获得了40万元银会合作贴息贷款,让农场重获新生。
皇天不负有心人。几年时间,李利红种植的晚熟柑橘也迎来了收获。2020年,她种植的柑橘部分挂果,产量7.5万公斤左右,实现产值40余万元。预计今年产量将达到10余万公斤。
“新思维、新模式,才能‘撬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谈到未来的规划,李利红若有所思,最近她正在策划组建“抖音”直播团队,紧跟潮流,借力现代科技手段,让柑橘销售实现新的突破。
未来,她还想从技术上做文章,让农业种植变得高端化,同时将柑橘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继续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将目前的果园用“一个主题”“一条线”串起来,打造成农文旅结合的主题果园,吸引更多人前来参观、采摘、游玩,助力乡村振兴。搭上现代农业的东风,让产业振兴的梦想能真正“立起来”。
李利红参加第六届特奥会眉山地区火炬传递
活出自己
用心生活让心灵“美起来”
对于李利红而言,创业成功后,回报社会是她能想到的最美好的事。在她看来,政府和社会在她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候对她提供了帮助,她是受惠者,也深受鼓励,如今小有成就,就应该回报社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每年套袋、采摘等农忙时节,她都会组织当地村民到她的家庭农场务工,按月发放工资,让当地村民多一份收入。今年60余岁的庄大爷已经在李利红的家庭农场工作5年多了,除了春节等重要节假日,庄大爷和老伴都在李利红的家庭农场务工,帮助她看管农场,一年有好几万元的收入。
凭借踏实乐观、乐于助人的性格,李利红还被选为彭山区肢体残疾人协会主席。担任协会主席以来,她帮助和带动了100余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引领协会4000余人发展林下养鸡、参加手工等各类技术培训,让大家过上了更美好的生活。
除了拼尽全力忙“事业”外,在李利红的生活中,种植柑橘也并不是她生活的唯一。她还有一个爱她的丈夫和懂事的儿子,照顾家庭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眼下,她的家庭农场已逐渐走向正轨,李利红也开始“解放”出来,慢慢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升自己,活出自己最喜欢的状态。
“我最近报了古筝培训班,每周都要花一部分时间去学习和训练。”李利红说,我喜欢古筝那种古色古香的感觉,每一首歌曲都能让我陶醉,感叹生活的美好。闲暇之余,她还报考了农业大专课程,前不久才完成了考试。
“生活有时残酷但不要停止脚步,我不能改变现实,只能改变我自己,用心生活,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2014年,李利红还努力考取了残疾人驾驶证。闲暇时,她会和亲朋好友一起驾车外出旅游,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对于未来,李利红并没有太多打算,她只想踏实做好农业这篇文章,利用自身的发展,帮助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继续用乐观的性格、勤劳的双手,书写灿烂的人生故事。
从一个不愿意承认残疾身份的女孩,到一个接纳自己并努力奋斗的女性,再到一名残疾人创业标兵代表,李利红始终没有停下脚步。她不想用涅槃重生去形容自己,只想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虽然生活有时残酷,但只要你肯向前,向着目标努力驾驶好人生这条船,就能乘自己的风,破想破的浪。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