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7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石硕:三十四载深耕民族文化


人物名片:

石硕,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型藏区地方史《康藏史》编纂与研究”首席专家。获教育部首届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项。专著《青藏高原碉楼研究》入选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从教34年来,他不仅是我国民族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同时也是教育事业中“立德树人”的楷模。他就是2020年四川大学“立德树人奖”获得者代表——石硕。

追求学术  关怀社会

“把学术作为一种信仰,做学问要有人文关怀”

在学生们心中,石硕是一位热爱学术、充满关怀的老师。他的一位学生说:“我问过老师民族研究最为重要的诀窍是什么,老师告诉我,‘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就是唯一‘诀窍’。”

“从事学术研究,绝不能只考虑一己得失,要有更大的关怀,更要有为社会、为国家、为真理而奉献的精神。”石硕特别注重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新冠疫情暴发后,他常常提醒同学们,“在对人类整体形成如此重大冲击的疫情面前,我们千万不要置身事外,一定要保持关注和思考。对人文学科而言,每一次重大的事件,其实都是我们观察社会、观察文化、观察民族、观察文明的重要视角。同时,重大的事件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做出回应,必须将个人与整个时代、社会及世界联系起来。”此后,身处内地和藏区的同学纷纷行动起来,观察和记录疫情期间所在地区的社会反应机制和文化表现,通过观察和分析,他们对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处处皆田野”的学术研究精神有了更加真切的体会。

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

“做学问和做人是相通的”

学生是需要熏陶的,而上课是最好的方式。课堂教育是石硕最看重的事,他热爱课堂,对待教学极为认真,常常结合自己的研究案例和研究心得向学生介绍学术前沿问题,融方法、视野、材料和逻辑于案例讲授之中,教学内容生动、扎实,引人入胜。虽科研任务和学术活动繁多,石硕仍十年如一日,将上课视为头等任务,有一次,石硕清晨还在康定调研,中午驱车三个多小时赶回学校,下午准时出现在课堂上。虽然长时间调研加上长途驱车令他疲态尽显,走进课堂,他又精神抖擞地向同学们分享起在此次调研中的发现和感悟。

石硕还积极推动专门史教学改革,他曾获得学校十佳师德标兵荣誉称号,两度获得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受他感染,同学们课堂积极性非常高,不肯错过任何一节课,即便正在高原做调研,也会通过网络方式参与课堂活动。疫情期间,石硕坚持每周通过网课指导同学们研读汉藏文献史料,同学们丝毫不松懈,相互协助查找和共享古籍,沉下心阅读汉藏文献史料,课上同学们踊跃报告课下发现的问题和研究的进展,与石老师积极互动,疫情期间形成不少的研究成果。

培养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和谐共处”

长期从事藏学研究的石硕,对藏族人民和藏文化有深厚情感。石硕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从事民族研究,有一个基本底线和使命——要让你研究成果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他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对多类型、多语种材料的综合运用,积极引导汉藏同学相互学习、紧密合作,在汉藏同学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情感纽带。

每每外出讲学,石硕总能吸引大批慕名而来的年轻学子。一次在藏大开设讲座时,由于听众太多,师生围在讲台周围席地而坐聆听讲座。“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能真切感受到藏族青年学子对知识的渴求,也激发起自己作为教师的高度使命感与责任感。”石硕说。

担任导师以来,石硕培养了52名博士和24名硕士,指导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各10余名,其中不少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在平日里对学生们十分关照。多年来,他在培养藏族、羌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学生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受少数民族学生的爱戴。而今,石硕培养的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回到家乡,从事教育科研等工作,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积极力量。(刘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