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1 期 / 第6版:法治农村
让乡村文化墙成为“露天课堂”

时下,许多乡村对村民的房屋墙面及院落墙面等进行改造,用漫画、图案、谚语、歌谣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将政策法规、脱贫攻坚、农村科技、环境保护、疫情防控、移风易俗、孝老爱亲等内容在沿街墙面上描绘出来,打造出了一道道独具特色的靓丽景观。但与其形成对比的是,也有一些乡村村民的房屋墙面及院落墙面被闲置或得不到利用,甚至变成了“垃圾墙”“涂鸦墙”“标语墙”“广告墙”,这并不是村民不需要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建设,而是这些乡村对文化墙的认识不足,不愿意投入人力和时间进行文化墙的创建。

乡村文化墙的创建不但改观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文化墙作为乡村的一种文化载体、文化形式、文化阵地,成为了村民接受文化熏陶的“露天课堂”,具有特别的亲和力。乡村文化墙的打造,能让农民群众走出家门就能看到,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对于搞好乡村的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大有益处。

创建乡村文化墙投入小,效果好。那些已经创建文化墙的乡村,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文化墙建设上锦上添花,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而那些尚未创建文化墙的乡村,要借鉴已经创建文化墙乡村的做法和经验,因地制宜地创建具有该村特色的文化墙,给乡村增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事实证明,文化墙要想受到村民们的欢迎和喜爱,并不在于在墙面上使用的建筑工艺和材料多么高级,而在于所呈现的内容是否贴近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是否能给广大村民带来精神愉悦和思想启迪。各乡村在文化墙创建中,务必要突出文化特色,注入文化意蕴,增加文化气息。不但要精心规划,精选内容,还要做到形式新颖,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让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使其达到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的目的,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