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4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成都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共探“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

本报讯 829日,以创新·责任·活力为主题的成都市科技青年联合会(以下简称市科青联)三届三次会员大会暨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体大模型论坛在成都科技会堂召开。众多青年科技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科技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市科青联会员及代表等150余人出席。

会上,成都市科青联主席、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周莹代表三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周莹表示,近年来,市科青联在强化政治引领、服务科技青年、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等方面,努力探索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新模式、积极拓展科普活动的新场景、聚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科青联品牌,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此外,会议同期举办了由成都市科青联、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YOCSEF成都学术委员会主办的人工智能+”与多智能体大模型论坛。与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围绕人工智能+”场景跃迁与治理协同这一热点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新从算力与数据壁垒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如何突破场景碎片化困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秦小林,聚焦AI伦理问题,探讨了AI伦理失控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发展安全动态平衡机制,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成都市科技局高新处副处长刘轶结合成都实际情况,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重构产业创新链,以及成都出台的相关科技政策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支持与引导。

交流中,与会青年科技工作者纷纷踊跃发言。大家一致表示,当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圈发展的第一要务,而青年则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责任人。每一位青年科技工作者都应勇于践行使命,勇担历史责任,将想法转化为行动,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邹伟 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