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5 期 / 第8版:天府院校
中铁科研院 举办共建“一带一路”BIM技术科普活动



 

本报讯 “这是BIM技术绘制的中老铁路万象站建成后的三维图,精度在20厘米内……”1212日,中铁科研院技术中心的展示厅里,来自中铁科研院的专家正在向来自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成都纺专建筑学院等成都市中外在校大学生代表介绍中老铁路的情况。“老师,我想看一下琅勃拉邦站是怎样的。”一位同学说道,随着屏幕的移动,琅勃拉邦站的三维图像便呈现在眼前,他一阵激动,原来这位同学老家便在琅勃拉邦站附近,“过去我从琅勃拉邦到成都,要坐汽车再转火车,要花费三四十个小时,中老铁路通车后大概12个小时就能到了。”这位同学激动地说。

这是中铁科研院举办的共建“一带一路”BIM技术科普活动现场,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部分:BIM专题讲座;科技展厅体验参观,参观内容包括VR虚拟体验,中老铁路三维模型展示,BIM+GIS平台等数字化平台pc端展示;BentleyRevitBIM软件模型操作。

BIM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利用VR技术进行虚拟体验让学生看到了很多难搭建或者危险很高的场景,将实际项目场景进行模拟。虚拟场景不受场地限制,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安全事故,避免材料和人工浪费,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同时也提升了此次培训效果。BIM模型作为基本知识,此次科普内容展示了基于常用三维软件 Autodesk Revit系列和Bentley系列的建模流程。三维BIM的建立有助于提高设计是的空间感受能力,进行设计优化。来自西华大学的老师介绍,这次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是建筑专业的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BIM有了初步了解。

BIM作为当前全球建筑业最为重要的信息化技术之一,是提升建造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为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城市建设领域的转型升级,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制度,积极推进BIM技术应用。“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推动建筑行业技术进步,加强行业间交流,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目标,同时,也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了解科技前沿技术的机会,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扩展视野,激发对前沿科技的兴趣爱好,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添砖加瓦。”中铁科研院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杨咏漪说。(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