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5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修文镇树立移风易俗新风

本报讯 近期,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6组村民刘开兴兄弟两人,不买棺材、不占土地、不立字碑,采取生态树葬方式精简办完了父亲后事,树立了移风易俗新风,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称赞。

刘开兴向记者介绍,按照农村丧事办理习俗,亲人逝世后要请阴阳先生、购买棺材、修坟立碑、置办酒席等,需要花费不少钱。兄弟俩认为,父亲含辛茹苦一辈子,护家养子不容易,按照习俗体面办理后事理所应当,但转念一想,现在政府推行殡葬改革,提倡丧事新办,更重要的是减少土地浪费,这些都是为百姓着想。思来想去,兄弟俩犹豫不决。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该村党支部书记唐其勇上门问候之余,向兄弟二人宣传了农村殡葬改革的实际好处,又介绍了政府关于农村去世火化后入住公益性公墓,可一次性享受两项奖补政策的文件通知,为兄弟俩减轻了思想包袱和经济负担。

“唐书记,道理我们已经懂了,就按你说的去办,我们一定响应号召,改掉厚葬陋习。”兄弟俩在10余名邻居和亲友的帮助下,将骨灰盒埋于自留山上的坡地里,并将地面平整还耕,用一块鹅卵石做上标记。“隔些日子后,我们将在这个注有标记的地面上栽一颗树,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哀思。”刘开兴说,在办理父亲后事过程中,因邻居和亲友帮忙总共才置办3桌酒席,加上享受了政府的火化补贴,节约了不少丧葬费用,这样移风易俗简办丧事,也让自已思想也得到了改观。

据唐其勇介绍,去年以来,随着农村殡葬改革的深入宣传和公益性墓地建设的增多,目前全村火化率已达100%,骨灰入住公墓和生态树葬方式得以深入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丧葬陋习。(陶广汉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