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1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地方新闻

眉山市

首个“新乡贤党支部”在东坡区成立

本报讯 近日,在眉山市东坡区土地乡举行的“新时代新乡贤新征程”主题活动现场,乡党委书记吴静向新成立的“土地乡新贤党支部”授牌,并分别向7名新乡贤人士颁发了“新乡贤”荣誉证书。至此,该乡成为眉山市首个建立“新乡贤党支部”的乡镇。

今年以来,土地乡党委按照“党为核心,规范管理,村事民治,补位辅助”的原则,在全乡范围内以党员为主体启动开展“评选新乡贤,组建党组织”活动。经过广泛动员、层层推荐、逐人考察,最终在全乡筛选评出7名“新乡贤”。

“通过‘新乡贤’评选和建立党支部,旨在培育新乡贤文化,实施新乡贤培育与成长工程,充分发挥新乡贤党支部的引导作用,在全乡形成人人学乡贤、人人重乡贤、人人做乡贤的浓厚氛围。”乡党委书记吴静表示,接下来土地乡还将通过各类政策,为新乡贤找寻投身乡村建设、引领乡风良俗、参与乡村治理的优质平台。同时,以“乡贤工作室”为载体,将优秀基层干部、经济文化能人、五老干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这些“潜力股”逐步纳入乡贤议事体系和党支部,进一步扩大乡贤队伍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好新乡贤政策宣讲者、产业带动者、难题化解者、乡村振兴支持者、乡风文明引领者的作用,汇聚正能量、倡导新风尚,结出农村文明建设新硕果。

(陶广汉 毛明义 本报记者 苏文保)

 

公安民警

为群众筑起抗洪救灾“生命墙”

本报讯 7120时~213时,眉山市部分地方出现强降水,受强降雨影响,该市多个乡镇遭遇多年难遇的洪涝灾害。眉山市公安局园区分局紧急出动,快速、有序地组成抗洪抢险队伍,疾驰各处险情点,奋勇救援……争分夺秒筑起了抗洪救灾“生命墙”。

2日下午14时许,上涨的河水漫过河堤流入白马镇龚村五组,水面不断上升,分局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组织民警、民兵组成抢险救援突击队先期进入受灾一线,对受灾群众进行转移。大家用手推着船将被困群众一个又一个从危险地段营救到了安全地带。

“我老婆和孙女还在家里。”辖区李姓群众焦急地告诉现场民警,接到救援信号后,城西派出所所长黎明立即组织民兵,乘坐冲锋艇再次进入灾情一线,四处寻找后,终于看见李某的妻子和孙女,民警立即跳入齐腰深的洪水中,一起将老人和孩子背出房间,平安送到安置点。

(李沛鑫 本报记者 苏文保)

 

内江市

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暨品牌建设推进会

本报讯 近日,内江市召开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暨品牌建设推进会,会议传达贯彻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品牌建设推进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下阶段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工作。

内江市副市长田文平参加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要统一认识、找准方向、创新措施,切实开展“十有行动”民生工程,以实际行动和卓著成绩助推内江市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田文平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突出工作重点,努力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要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落到实处。

(王方培 本报记者 张跃明)

 

61家单位厕所向市民免费开放

本报讯 近日,内江市市中区城管局工作人员在玉溪街道办事处贴上第一块“共享厕所”标牌,内江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公厕将正式实现免费对外开放。

自内江市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解决群众如厕难问题不仅成了市委、市政府开展民生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成了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根据《内江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按照城区每平方公里设置3座公厕的要求,该市城区将新建公厕58座,提升改造公厕110座。

市中区是内江的老城区,人口密度大,公厕数量少且条件较差。推动“共享厕所”措施,成了市中区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最大程度上解决群众如厕难的关键之举。

据介绍,“共享厕所”不仅是推动解决群众如厕难的重要举措,也是打破许多机关、单位的大门隔离,让党政机关融入群众的具体实践。

(陈飞 本报记者 张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