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6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得荣县“贝母银行”存着30个村的共富梦

正午阳光普照,在甘孜州得荣县,吃过午饭的朱红华在贝母大棚里忙碌。大棚覆盖有双层薄膜,内层为透明塑料,用于保温;外面是黑色拉网,用于遮阳。大棚内,朱红华管护着不同阶段种植的贝母,高兴地说:“这个地方气候环境适宜,引进这个项目,群众增收致富终于有门路了。”

朱红华是云南天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派到得荣县的技术负责人,是川贝母种植行家。他所说的项目,是得荣县“川贝母”以工代赈项目。据悉,得荣县为有效促投资、稳就业、保民生,抓住以工代赈政策红利,以“川贝母”品牌产业为抓手,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组织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参与实施“川贝母”以工代赈项目,实现致富增收。

把好产业发展“方向盘”

为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得荣县以技能提升、就业增收为切入点,积极向省发改委以工代赈办申报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共争取整合项目资金98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800万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84万元,主要用于土地整治、土壤改良以及太阳提灌站、蓄水池、机耕道、排水沟、产业园区主路建设等。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得荣县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以工代赈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坚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理念,筑巢引凤,引进福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以工代赈办+公司+合作社+村民”的方式,推进浪中村千亩“川贝母”基地建设项目,共吸纳当地农牧民91人参与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167.98万元。  

用活政策激励“指挥棒”

结合实际,得荣县制定了《劳务组织方案》《劳务报酬发放方案》《得荣县中藏药材奖补机制》等,组建宣传专班,通过农民夜校、农民星期天、坝坝会等方式宣传以工代赈政策、川贝种植技术、劳务报酬等,有效激发企业、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当地群众通过项目建设参与、育苗种植临工等劳务方式,带动户均增收3.9万余元。

在这其中,成都市青羊区对口帮扶工作队投入360万元,为得荣县30个村“购买”了30个棚80%的产权,设立了“贝母银行”,为每个村都开设了“户头”,让村集体参与经营,分享红利,也壮大共同富裕的梦想。

青羊区对口帮扶工作队队员李军向笔者介绍了贝母产业的惠农情况:“为了更好地惠及村集体和村民,我们工作队设计了‘贝母银行’专题机制,将30个大棚分给项目周边30个村,双方签订正式协议,村里将大棚委托福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实行‘保底分红’,每年每间大棚4800元,一期4年,共计1.92万元。待贝母成熟、销售后,每间大棚超过1.92万元利润部分,60%进行再分配,40%留作滚动发展资金。这样,村集体经济有了依靠,村民也有三种收入渠道:每年900元/亩的土地流转费,加上日均120元的务工收入,还有年末村集体分红。”

当好示范建设“领头羊”

在当地,浪中村已建成“川贝母”基地达522亩,种植大棚176个,主要种植暗紫、瓦布、卷叶等“川贝母”品种,属甘孜州最大的“川贝母”产业基地。

为带动群众增收,得荣县政府主动作为,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建立劳务沟通协调机制,签订劳务用工协议,组织动员当地农村劳动力、城镇低收入人口、就业困难群体等参与务工,并优先吸纳返乡农民工、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同时,由人社部门牵头,开展岗前务工技能、项目实施过程等培训,实现以工代训、以工实训,做到“应培尽培”。目前,吸纳群众务工226人,组织技能培训290余人,发放各类务工报酬360余万元。

浪中村党支部书记根嘎降村高兴地说:“浪中村‘川贝母’种植基地建起后,村民都可以到基地务工,每天的务工费有120元,去年务工两三个月的人最多的能挣到七八千。村民在耕好自家田地的同时还额外增加了收入,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大家都干劲十足!”(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