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0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如何答好“成渝”“双碳”发展命题?院士专家来蓉支招
2021年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开幕

本报讯 近日,由成都市政府主办,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社科联、中科院成都分院承办的2021年(第二十二届)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年会以“‘科创中国’成渝同行‘双碳’时代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深化科协组织交流合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将历时2个月,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行暨碳中和成都大会”等重点学术交流活动46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126场。

深化科协组织交流合作

构建发展新格局

开幕式上,2020年成都市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获授牌。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被命名为“2020年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

“依托院士专家资源,工作站将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和学术交流,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186家,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农业等领域,先后引进75位院士和700余位专家推进成都产业发展。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机遇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机遇,开幕式上,成渝两地科协和成德眉资科协还分别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前者将深化成渝两地科协的交流合作,共建共享科创资源,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通过推动两地优势产业互补、创新平台互联、人才技术交流互通,实现互惠共赢,构筑协同发展新格局。后者将深化科协组织交流合作,助推构建同城化发展新格局,聚焦四市优势产业互补,拓宽合作领域,健全合作机制,共同实施“科创中国”品牌战略,促进科技项目、科研成果、专家人才等创新要素便捷流动、共创共享、精准对接,构建具有科协特色的创新服务生态体系。

此外,现场还为10位2021年“成都榜样·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发了证书。

深入实施“科创中国”行动

一大批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目前,成都正加快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开幕式上,“科创中国”成都双流人力资源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位于成都芯谷,通过创新“1+N”模式,在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6所高校设立人才工作站,利用站点优势资源,联合校院企举办各类科创活动,逐步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才服务体系。同时,积极导入国家、省级学会资源,赋能双流主导产业发展,全力支持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

在推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过程中,成都提出构建会地联合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会地联合创新中心是其中的重要支撑。现场,新签约一批会地合作协议。

其中,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四川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和双流区临空服务业管理委员会签约,将通过合作进一步提升双流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实力、成果转化能力、产业聚集规模,助力双流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四川省预防医学会与锦江区科协、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有限公司签约,将导入四川预防医学会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和公益活动等领域合作,为群众提供优质精准全面的医疗服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崇州市科协、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管委会签约,将在崇州开展粮食深加工、成果转化、新品种试验推广、储运转运、功能性产品等方面的服务和合作,共同推动崇州农业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聚焦“成渝”“双碳”

院士专家掀起头脑风暴

“双碳”目标下,还能在哪些方面发力?成渝两地可以怎样合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薛勇分别作了题为“碳达峰碳中和与空气质量调控”“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天空地监测”的报告。

“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但重污染天气仍时有发生。”张远航从空气质量改善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大气污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治理以PM2.5和O3为主的大气复合污染是“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近期应着力减少VOCs排放,并逐步确立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长期策略,全面改善我国空气质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张远航表示,近年成都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快速改善,成都也充分发挥了“一干多支”的主干作用,通过建立轮值主席制度、开展空气质量联合会商,持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联合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推进了成都平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到实处。

薛勇则表示,当前,我国利用碳中和卫星对二氧化碳的监测、评估、数据提取技术和发达国家一致。要想实现碳中和,需要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遥感卫星升空后,需要与地面设施相配合,建设相关理论算法体系,来提取、验证“碳卫星”收集的数据。

此外,在“成渝”合作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薛勇认为,成渝地区有丰富的科研院所资源,比如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同时,成渝地区高端制造业发达,可以在人工智能和泛在大数据支持的先进高端制造实现全产业链及跨产业低碳技术集成耦合、低碳工业流程再造、重点领域效率提升等减排关键技术开发。“在上述支撑下,成渝地区可以‘双碳’为目标创办多学科交叉的集成平台,强强联合,联手攻关。”薛勇说。(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