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3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AI肿瘤大数据平台发布

本报讯 癌症患者出院回家,脱离医护专业照护,常感到紧张不安。癌症患者出院后如何延续专业照护?如今,这一难题有了新解法。

近日,成都市抗癌协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上发布了该协会与电子科技大学桑楠教授团队携手研发的AI肿瘤大数据平台。据悉。该平台以打造“数字抗癌生态圈”为愿景,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深度整合临床数据与科研成果,不仅为肿瘤患者送去“智能医生”,也为医生精准医疗与科研提供坚实助力。目前,该平台已进入试运行阶段。

会上,电子科技大学桑楠教授团队现场演示了AI肿瘤大数据平台。团队技术负责人王心超介绍,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形成“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分层架构。患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病历、影像、检验检查等相关资料,即可获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康复管理。

据悉,该系统持续学习患者数据,可逐步进化成具有个性化特色的私人AI助手,提供防复发转移建议,实现“居家如在院”的智能康复管理。对医生来说,智能助手助力多团队协作,实现了科研数据自动化采集与精准临床决策支持,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当前,该平台正加快肿瘤通用模型研发,联合医疗机构、设备厂商构建产学研生态,未来还将拓展基层AI辅助筛查、个性化治疗推荐等功能。

成都市抗癌协会副会长王成全介绍,AI肿瘤大数据平台将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多机构数据共享分析,为精准医疗、科研协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科研创新与患者管理升级,“这标志着成都市抗癌协会在数字化建设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他说。

该平台作为肿瘤多模态通用模型,深度整合临床数据与科研成果,已与多家医疗机构共建产学研生态。未来将拓展基层AI筛查、个性化治疗推荐等应用场景,推动肿瘤防治向智能化、普惠化发展。(成都市抗癌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