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3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玩上“互联网+” 思蒙镇麻糖产业又活了


本报讯 近日,记者走进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宋堰村,正值农忙时节,忙完农活的农民又立即到自家的麻糖作坊忙碌着。“今年初以来,我从网上接手的麻糖订单已有500多份,预计到年底麻糖销售额可突破50万元。”正在熬制着麻糖的电商业主张沛说,“没想到刚从事电商经营不久,麻糖网销市场就这样火爆。”

思蒙镇宋堰村的麻糖(又名麦芽糖)远近闻名,也是东坡区少有的麻糖专业生产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刘胡明介绍,全村农民家庭历来有制作麻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将自家加工制作的麻糖,采用肩膀背或自行车驮的方式,常年巡回在城乡街巷村落吆喝叫卖,形成一道独特风景,也为村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但随着近年来消费市场格局发生变化,部分村民感觉到靠加工麻糖致富,并非那么容易。在此情况下,一些长期从事麻糖生产的村民,不是改了行就是出外打工了,致使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走向低谷。

2018年,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民张沛返回家乡,经过走访和市场调查,她发现,全村麻糖产业之所以由兴变衰,问题根源出在销售环节。从201811月初开始,张沛第一个在全村建起麻糖专销网店,通过“互联网+”的销售方式,一方面把宋堰村纯天然手工制作麻糖的9道工艺所涉及的16个环节全程挂网“亮相”,一下将麻糖产品市场信息从当地区县拓展到成都、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各地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她根据消费者网上购买需求,将自己家庭生产和从部分农户中收购起来的麻糖,经过精致的包装,贴上原生态、无添加的标签,及时快递发货,送至购户家中。去年,她的网店开业仅2个月,发货额就达到10万元。张沛说:“今年我收到的网上订单更是数不胜数,截至5月初,快递发货量已达到6000多袋,价值近12万元,预计全年麻糖发货额可达50万元以上。”

采取“互联网+”模式,一改当地农民多年肩背车驮卖麻糖的历史,既拓展了市场,又卖得了好价,提高了收益。正因为看到麻糖产业的“钱”景,张沛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为了发挥电商经营的龙头引领作用,目前她正在筹建全村麻糖专业合作社,将以不低于当地流动市场的平均价格,统一标准收购农户麻糖产品,使其不出家门就能卖到现钱。“以往就是因为出去叫卖麻糖跑得辛苦,所以几年前我就停止了麻糖生产。如今有了网销渠道,以后卖麻糖就不再费力到处跑了。”宋堰村8组村民赵德明说,“我这就重操旧业,赶紧恢复麻糖生产。”

看到电商触网销售的好处,该村其他农户也开始动心。“现在我的电商经营执照已经办好了,同时食品流通许可证也正在办理之中,近期网店就可开业,有了快捷网销渠道,以后就能把麻糖规模做大做强。”7组麻糖作坊业主熊玉茹信心满满。

“随着全村麻糖生产的恢复和电商的兴起,目前村‘两委’已将麻糖生产再次作为增收富民的主导产业,拟计划建一座规模化麻糖食品厂,通过申请原产地保护商标,建立统一质量标准,打响麻糖品牌,全面拓展市场,促进农民增收。”宋堰村村主任蔡利华如是说。

(陶广汉 黄杰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