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3 期 / 第1版:要闻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项目在川启动


本报讯日前,由省科技厅、省卫健委共同推荐申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投资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项目获得国家立项批准。124日,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项目启动会在成都举行,标志着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示范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副省长彭宇行、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司长陈传宏、国家卫健委科教司监察专员刘登峰等出席会议。

彭宇行在启动会上指出,四川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把成果转化作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抓手,把新药创制作为成果转化的重中之重。为此,四川专门成立了试点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进重大新药创制成果转移转化。前期,在科技部、国家卫健委的指导下,研究制定了《支持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工作的九条政策措施》,从优化医疗保险支持机制、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支持药物临床试验等9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突破性创新性政策措施,支持医药科技成果在川尽快实现产业化。彭宇行希望,参会的专家、企业家把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带到四川转化。

陈传宏对四川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建设情况表示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四川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为新药专项成果的转移转化打开了新的局面。希望四川切实保障成果转化落实,取得成效,为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提供先行示范的成功经验。

据了解,20176月,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协议,明确指出三方将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依托,建设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打造“四大平台—四大支撑体系”,即新药创制全链条技术创新大平台、新药创制成果交易平台、新药创制产品申报暨评价平台、新药创制成果临床应用四大平台和政策支撑、金融服务、人才培养、推广带动四大体系,推动重大新药创制成果在四川的转移转化。

据悉,截至目前,落户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项目113个,包括国家重大新药专项“DNA编码化合物筛选平台”“新药安全性评价平台”“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等项目,协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先导药物、GDCC(全球药物商业化中心)中国中心等企业启动入驻。成果转移示范基地独有的产业链“筑基”、供应链“通路”、创新链“赋能”、金融链“助力”、国际社区“融入”及专业配套体系“催化”的“41社区1体系”产业生态圈雏形形成。基地投资30亿元、占地640亩的“成都国际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项目启动建设,建设包括靶点验证、成药性评价、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中试研究等新药一站式技术服务平台。基地与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等多家国家级大数据机构达成协议,与火石创造合作共建包括基础信息查询、资源共享和成果展示交易等功能在内的产业服务平台,一期搭建将于12月完成。

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陕西步长药业、太极集团、扬子江药业等承担重大新药创制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专家、企业家100余人参会。(本报记者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