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南充市高坪区长乐镇庙子沟村的斑竹竹艺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几名妇女正坐在小凳子上,手中不停摆弄着一根根篾条,一个个灯罩样式的工艺品雏形显现。
竹编是传统手工艺,随着时代进步,高坪区在竹编艺术上大做文章,从生活用品发展到艺术用品。2008年,高坪竹编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4年,高坪竹编非遗项目传承人万学在高坪区长乐镇庙子沟村建立斑竹竹艺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吸纳贫困户、留守妇女、残疾人、留守老人就近就业,为他们传授竹编技艺,并量身设计了好学、易上手、见效快的竹编产品。
46岁的庙子沟村村民杨成华,家中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因为学习了竹编技艺,她在家门口的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实现了就业。“因为技术娴熟,每个月编织的竹编产品很多,最多的时候收入有3000多元。”杨成华高兴地说。据了解,斑竹竹艺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常年有30余人从事竹编产品生产,每月每人平均收入达1000余元。
斑竹竹艺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在保护、传承、展示高坪竹编技艺的同时,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是南充市非遗就业扶贫工坊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充市大力推进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建设,通过非遗传承人的“传、帮、带”,吸纳贫困户和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灵活就业或居家就业,从事非遗产品加工、手工艺传习活动。
笔者从南充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科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川北凉粉、斑竹竹艺、占山浑水米豆腐、惜缘古琴坊、营山红油等26家非遗就业扶贫工坊。这些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在进行非遗传承和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