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 期 / 第8版:生活百事
“小病毒”也能对人体造成大伤害


■ 陈俊莉

这里说的“小病毒”,学名叫“人细小病毒”,是由一条单股线性DNA与衣壳蛋白组成,直径约23nm,基因组长5.6kb,无囊膜。于1975年澳大利亚病毒学家Cossart在献血人员血样中发现,是目前在人体内发现的最小病毒,所以命名为“人细小病毒”。由于是在B19号血液样品中发现,又简称“B19”病毒,对热稳定,在56℃的高温下加热30分钟仍可存活。

人细小病毒在人群中传播带有普遍性,其中儿童、孕妇、造血功能障碍及免疫缺损者为易感人群。多数人在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潜伏期12周,在病毒血症早期,血样中病毒载量较高,容易造成传播,无论是急性、慢性和隐性感染者,还是人细小病毒携带者,都是传染源。

主要传播渠道

呼吸道传播:人细小病毒携带者可以通过呼吸道呼出带有人细小病毒的飞沫,而人们如果吸入带有细小病毒的飞沫,就会被感染此病毒,从而致病。

密切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与人相互接触,人细小病毒会通过皮肤破损、皮肤轻微破损及粘膜传播,在家中、学校、办公场所甚至是医院内,都可能会造成直接接触传播。

血液(输血)传播:人细小病毒能通过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如果血液及血液制品中带有人细小病毒,接受输血或接受浓缩凝血因子治疗的患者极易感染人细小病毒。

母婴传播:人细小病毒随着血液通过孕妇宫内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胎儿感染人细小病毒,从而引起流产、胎儿贫血、胎儿水肿,甚至导致胎儿死亡。

器官移植传播:如果供体器官本身携带有人细小病毒,或者移植手术过程中需要输血,血液及血液制品中带有人细小病毒,便会造成接受手术者感染人细小病毒。

引发的疾病

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病”,俗称“红苹果脸颊”,后增扩到身体的躯干、四肢和臀部,主要出现在儿童身上。

关节病:成人或儿童突然出现关节疼痛,三周左右可消失。少数人也可能数月甚至数年不愈。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红细胞停止生长,白细胞、血小板、网状红细胞急剧减少,造成严重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肢端淤斑综合征:呈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瘀斑,扩散至手掌,连成片。

急性肝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损害身体多系统,多为内脏器官。

小儿风湿性疾病:进攻小儿全身结缔组织,对软骨、肌肉、滑液囊、肌腱等造成损害。

胎儿水肿或死胎:孕妇感染了人细小病毒后,可导致流产、胎儿贫血、脑细胞感染、先天性肠闭锁症等,胎儿肝脏受损后还可导致非免疫性水肿和死胎。

治疗方法

在治疗方面,一般采用抗病毒治疗,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力低下的感染者要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来增强其免疫力。由于人细小病毒可导致其他多种疾病,这就需要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要通过服用免疫抑制剂来调节免疫力,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由于人细小病毒在人群中具有普遍性,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四季均可发病,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发病期也是高传染期,每一位被感染者也会成为次代传染源。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尽可能不去公共场所,同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安全防护。

(作者单位:成都市西区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