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2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中国电信助推数字乡村融入“智慧蓉城”建设

“以前种田凭经验,是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智慧农业,除虫、施肥等都会及时提醒,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收成也更稳定了。”最近,成都市大邑县祥龙社区的村民蔡大哥讲述着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他生活带来的改变。

借助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在大邑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升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朗基产业共同承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农业部数字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任务,通过农业生产数字化、智慧文旅融合服务、数字林盘三大创新场景,探索打造“稻乡渔歌”农商文旅体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助力农业生产数字化、农村治理数字化、农民生活数字化,以云网融合、数字技术助推数字乡村融入“智慧蓉城”建设。

打造“稻乡渔歌”农业生产数字化赋能场景

在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积极打造数字乡村智慧农场应用场景,实现农田四情监测、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以及农产品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追溯,打造数字林盘发展新模式,为智慧农业腾飞插上科技翅膀。

通过物联网前端感知设备,实时采集田间作物的墒情、苗情、虫情及灾情数据,实现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管理,保证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通过智慧农业平台,汇聚各类数据资源,能够直观详尽地展示园区农资信息、农业服务信息、产品消费等内容,助力实现农业数据可视化、业务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

目前,已完成28个数字农场建设,综合多光谱、近地遥感、作物模型等技术,构建形成园区农田资源环境数据“天空地”物联网采集网络,实现了农田的数字化管理。预期实现综合管理成本下降10%以上。

助力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此,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优势,搭建信息化应用平台,从智慧绿色乡村、乡村网络文化、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推进信息惠民服务,让广大农民群众有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将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自有基地为主生产的优质农产品上线入驻中国电信“翼支付”商城,建设“稻乡渔歌”一站式电商服务。以仓配加工中心为物质依托,利用已有社会圈层、农贸销售资源和中国电信5G技术,构建“传统+电商+新媒体”的综合营销手段,搭建线上营销平台。以举办相关活动和宣传健康生活等为抓手吸引游客聚集人气,推动田园体验项目销售,从而实现线上和线下营销并举的模式。

此外,还通过建设园区进销存线上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经营中的物料流、资金流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有效解决业务管理、分销管理、存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益农服务社和乡村数字金融服务站落地园区,为周边企业、农业经营组织和农民提供“线上+线下”综合性政策咨询、技术服务、保险和金融服务等。

构建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在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积极助力搭建“绿农美好家”认种平台直销系统,构建城市社区与田园农户长期合作关系,以互惠共利的原则共决价格、共担风险,实现订单直配;利用“慧村”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社区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平安社区、绿色社区,提升人居环境,并通过“一村一号”体系建立外流人员的“互联网社区”,及时发布乡村新动态、新机遇、新环境,多措并举吸引人才返乡。

据悉,中国电信还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在大邑县开展数字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等工作。截至目前,在大邑县实现4G网络全域覆盖,主要集镇、产业功能区等重要场景5G网络优质覆盖。大力开展千兆光网升级,实现行政村全域千兆光网100%覆盖。在西岭、 出阝江、花水湾三镇新建200余个视频点位,实现多场景的联防联动,在部分环山环水区域实现域内水质、环境、山洪的实时监测、预警、及人员应急疏散调度。同时,围绕乡村生态保护、农村人居环境等,整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平台设施资源,建设农村环境数字化监管平台,打造“天空地”一体化信息感知采集网络,助力打造智慧绿色乡村。(本报记者 肖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