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为乡村“驻”入新力量
广安区新一批驻村帮扶干部工作纪实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进村帮扶,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

8月初,在省委组织部的统筹安排下,114名省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走出办公室,奔向广安市广安区的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或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或担任驻村工作队员,成为广安区新一批驻村帮扶力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驻村干部,了解他们驻村工作开展情况。

王治刚:驻村工作要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

王治刚与老人交流。

“黄大爷,你岁数大了,身体又不好,建议你去养老院生活,在那里你能得到更好照料。”8月16日一早,到岗不久的广安区悦来镇中合村驻村干部王治刚,来到81岁孤寡老人黄帮庆家中,劝导老人去养老院生活。

王治刚是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的一名普通干部,8月初,根据组织的统一安排,他来到中合村,肩负起助力该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任。尽快熟悉村情、找准全村发展定位、为民办实事……是这位新任驻村干部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驻村第一晚,王治刚在村活动室附近散步时,偶遇了黄帮庆,得知他今年已经81岁高龄,老伴去世得早,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通过交流,王治刚了解到老人对于是否到养老院生活很纠结,一方面身体出现问题需要进入养老院接受专业的照料,另一方面又担心到了养老院不自由。为了让老人打消顾虑,第二天一早,王治刚便委托村党总支书记杨国江拍摄了养老院的饮食条件、医疗条件、生活环境等,又耐心地向老人介绍了去养老院生活的好处,最终黄帮庆打消顾虑,同意住进养老院。

王治刚告诉记者,这件事给他的驻村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一是驻村工作就是要走村串户和群众拉家常,讲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二是要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老百姓才能把你当亲人;三是发现问题要及时和村‘两委’班子交流,找到问题根源才能解决问题。”王治刚捋清思路,继续投入到接下来的工作中。

罗哲哲:群众事无小事,一刻也不能耽搁

罗哲哲走访蔬菜大户。

群众事无小事,特别是涉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情,一刻也不能耽搁。

“罗书记,感谢你,要不是你帮助我寻找父亲,可能父亲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全家都很感激你。”8月16日,面对前来家中回访的广安区兴平镇龙孔村驻村第一书记罗哲哲,村民邓太平嘴里不停说着感谢的话。

原来,来自四川省委政法委的罗哲哲是维稳指导处副处长,8月6日,刚到任龙孔村不到5天的他收到村民邓太平的求助,81岁且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父亲邓某于8月4日暴雨前走失,家人已经寻找了一天一夜,担心其遇到危险,希望帮忙寻找。

得知情况后,罗哲哲第一时间联系片区民警,说明老人走失情况,请求调取监控,明确搜寻方向,并组织村干部研究对策。8月7日上午,他组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及失踪人员家属、部分群众前往事发地进行搜寻,同时将老人走失的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在各村联络群中,兵分多路展开地毯式搜索。8月8日,搜寻范围越来越广,悦来派出所采纳了罗哲哲的建议,联系特巡警大队出动2条警犬和2架无人机继续开展搜寻工作。8月10日13时许,终于在无人机的画面里,看到了老人的身影,找到了失踪6天的老人,幸运的是老人并没有大碍。至此,一场历时6天扣人心弦的营救圆满成功。

得知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罗哲哲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进行情况回访时,又帮助亲属对找回的邓某加装了信号跟踪器。“举一反三,针对村里的特殊人群,还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开展动态排查,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罗哲哲告知记者。

在寻找老人的同时,村上的防返贫监测工作也没有落下,罗哲哲还主持召开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事”院坝会,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部分群众提出的水塘维护修建、道路硬化入户、路灯损坏更换、路边野草修剪等,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措施。

徐艺铭:真情帮扶,做到村情民情“一口清”

徐艺铭(右三)走访残疾儿童家庭。

“在刚刚开展的村情民情大摸排大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代表,如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新选派到石笋镇鳌山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徐艺铭,到村工作还不到一周时间,就能做到村情民情‘一口清’。”在8月13日举行的广安区2024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覆盖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广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在发言时称赞道。

来自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徐艺铭,从到石笋镇鳌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那一刻起,就通过翻阅资料、查看台账、召开会议等方式了解村情,通过走村入户、夜间乘凉坝坝会等形式了解民情,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针对部分群众提出的排污管道堵塞、粮食晾晒场地不足、道路部分沉降等问题,建立台账,积极向上级领导反映,制定相应工作措施,做到事事有回应。

徐艺铭取得的成绩还不止这些,关爱弱势群体,为残疾儿童撑起绿荫也得到了群众点赞。

在得知村里有残疾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家人对其入学的事情存在担忧的情况后,8月10日,徐艺铭向其母亲宣讲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积极联系石笋镇小学为该儿童制定入学方案,但该儿童母亲对于孩子目前生活自理等情况非常担忧,对于参加义务阶段教育仍有疑虑。

8月15日晚,徐艺铭又来到该户,和孩子母亲进一步交流,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并赠送其彩色铅笔、橡皮泥等学习用具,希望小朋友能有一个彩色的童年。经过再三思考,孩子母亲同意去石笋镇小学报名。入户结束后,驻村工作队连夜召开工作会,研讨该儿童的后续帮扶计划,依据相关政策提出办理低保、联系特殊教育学校接收、驻村工作队定期入户帮扶等帮扶方案。

徐艺铭表示,脱贫地区最大的任务就是防止规模性返贫。下一步,他将结合村庄实际,科学规划、精准施策,找准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努力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全力以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质增效。(廖小兵 本报记者 周宇)

(图片由廖小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