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认识误区:“猪、鸡是靠吃激素才长得快”“纯天然养殖、吃青草吃蚂蚱的‘草膘肉’是最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就应该放弃使用饲料添加剂”……为引导人们科学认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本栏目将连续刊登业内权威专家对当前社会上关注度较高的一些误解和质疑所作出的回应以视正听。
焦点一:猪、鸡是靠吃激素才长得快吗?
过去养一头猪两年才能出栏,现在只要半年多;过去养大一只鸡要半年到一年,现在只要一个多月。有些人认为现在规模化养殖的都是用激素催肥、催大。真相是什么?
长期从事猪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说:“有些人认为激素等于抗生素,所以才有‘激素猪’‘激素鸡’的流言,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政策上,国家允许猪、鸡养殖过程中使用法律法规允许的兽用抗生素,也对药物残留、休药期有明确要求,而激素类药品或其他禁用药品是严格禁止使用的。”
此外,我国非常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相关行政法规和监管体系也越来越完善和严格,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相当大,所以正规养殖企业往往不会用激素或是其他违禁药品饲喂猪、鸡。另外,从
焦点二:有人认为现在吃饲料长大的畜禽肉不如小时候吃的香了,“草膘肉”“谷饲肉”营养价值才高,这是真的吗?
“肉品风味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科学问题,现代化养殖条件下的猪肉、鸡肉没有传统喂养的猪肉、鸡肉那么香,肌内脂肪含量低是最主要的因素,其实这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吃肉需求的一种选择。肌内脂肪含量更多取决于品种,而高瘦肉率的品种往往肌内脂肪含量比较低。”印遇龙说。
印遇龙介绍,同一品种不同的屠宰日龄,肌内脂肪含量也是有差异的。动物体成分沉积具有其特定的规律,一般来说,体成分沉积的优先次序是:骨骼>肌肉>脂肪。而现代养殖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瘦肉率,选择的屠宰日龄是在肌肉沉积的高峰期,此时肌内脂肪沉积尚不充分。
鸡肉、猪肉、鸡蛋等畜产品无论是洋的、土的,还是黑的、花的、白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大多数畜产品不同品种之间的营养价值都是差不多的。在野外放养猪的生产方式一方面环境不受控制,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保障,粪污未经处理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