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咽肿瘤发病机制复杂,一般与遗传因素、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有研究发现,下咽癌患者大多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部分患者饮酒时间长、吸烟量大。因此,40岁以上烟酒过多者,如出现有咽部异物感、吞咽或进食不畅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的耳鼻喉科进行喉镜检查。
下咽部在哪个部位,它有什么作用?
下咽部,又称喉咽部,位于喉的后面及两侧,起于舌骨延线以下,止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向下连接食管,是一个肌性管道。其主要功能有呼吸、吞咽、发音及防御保护功能。
哪些危险因素可能会导致下咽部长肿瘤?
1.吸烟。长期大量吸烟与呼吸道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吸烟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大幅提高吸烟者患上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包括下咽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倍。同时,有吸烟史的下咽癌患者的死亡风险也相应增加。
2.饮酒。酒也是导致下咽癌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饮酒会刺激黏膜,诱发黏膜上皮不良分化,并且可促进烟的致癌作用。因此,既吸烟又饮酒的人,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通常比单纯吸烟或饮酒的人高2~3倍。
3.Plummer-Vinson综合征。该综合征即缺铁性吞咽困难,主要由于缺铁性贫血引发咽、食管黏膜广泛萎缩,咽下困难,常见于低血红蛋白性贫血的妇女。
4.胃食管反流。有研究表明,在胃食管反流的患者中,下咽癌的发病率有 升高趋势。
5.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感染。目前对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是否为下咽癌的危险因素尚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人乳头瘤病毒可能与下咽癌的发生有关。
下咽部可能长哪些肿瘤?
下咽部肿瘤分为两类: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包括血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这类肿瘤通过手术切除或激光、冷冻、硬化剂注射等治疗后可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恶性肿瘤具有细胞分化和繁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的特征。其中,下咽部恶性肿瘤95%为鳞状细胞癌,且大多数分化较差,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肉瘤、腺癌少见。下咽部恶性肿瘤发病率较其他头颈部肿瘤发病率低,约为2%,治疗上常以综合治疗为主。
下咽部长了肿瘤,会有哪些表现?
1.喉咽部异物感。这是下咽癌患者最常见的初发症状,患者常感到有物体卡在喉咙,但无法咳嗽或吞咽,尤其在进食后这种感觉更为明显,容易被误诊为咽炎而遭到忽视。
2.吞咽疼痛。起初可能症状较轻,随后逐渐加剧。若肿瘤发生感染,疼痛可能扩展至耳部。
3.吞咽不畅或进行性吞咽困难。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可能会阻塞喉咽腔或侵犯食管入口,造成吞咽不适感或进行性吞咽困难。
4.声嘶、疼痛。肿瘤侵犯喉部,累及声带或神经,则出现声嘶;侵犯神经, 还可出现同侧耳痛。
5.咳嗽或呛咳。因声带麻痹、喉咽组织水肿、肿瘤阻塞咽腔,在吞咽时可将唾液或食物误吸入气管引起呛咳;肿瘤组织坏死或溃疡时常出现痰中带血。
6.颈部肿块。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能会因发现颈部肿块而就诊,这些肿块通常位于中颈部或下颈部,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肿块质硬、无痛,且逐渐增大。
7.恶病质表现。下咽癌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消瘦、衰竭等恶病质表现。若肿瘤侵犯颈部大血管,还可能引发严重出血。
下咽部肿瘤早期筛查,常用的检查有哪些?
由于下咽部位隐蔽,常需要借助辅助手段才能完成检查。
1.间接喉镜。用一个反光镜伸入口腔后部,依靠镜子了解下方深部下咽病变,这是最经济、简便的检查方式。但是由于是镜子反射影像,清晰度有限且对于较小的肿瘤病变很可能会漏诊。
2.内镜检查。用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管子放入口腔伸入下咽部做检查。这个方法可比较清晰地了解局部病变情况,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操作。包括直达喉镜、纤维喉镜、频闪喉镜、纤维胃镜或食管镜检查。纤维喉镜由于其视野广、无创、痛苦小、易操作等优点为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咽喉部检查手段。
3.影像学检查。咽喉部CT或 MRI 对下咽部肿瘤的发现也有意义,但临床上在下咽癌早期筛查中使用得相对较少。
4.吞钡检查。某些情况下,患者需要吞下造影剂,以便医生在X 光机照射下了解局部病变有无对吞咽功能造成影响或局部有无狭窄等情况。(四川省肿瘤医院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