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6 期 / 第6版:法制农村
农村消费维权需要抓住“三个关键”


时下,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市场也更趋活跃。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需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消费者权益的维护,重视和认真解决农村消费维权难问题。

目前,由于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老幼妇孺居多,文化程度不高,法律知识缺少;加之维权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与成本,所以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在消费权益被侵害后选择了自认吃亏,默不作声了事。怎样使农村消费者免受伪劣商品和形形色色的“消费陷阱”伤害呢?从农村目前的实际看,迫切需要抓住三个关键:

一是各方配合,着力构筑农村维权体系。针对农村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低、消费观念不成熟的局限,相关维权部门应增强主动意识,整合部门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帮助农民维权的全方位保护体系。对于涉及农民日常消费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问题,要由主要涉及农村商品监管的工商、质检、食品药品和农林等部门共同组建“农民维权”保障机制,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涉及群体性矛盾的事件,要及时由主管部门研究和处理。

二要加强宣传,帮助农民提高维权意识。现实中,大部分的群众不愿找相关部门投诉也不愿打官司,有的想打官司却又因为商品金额小、嫌麻烦、怕花钱、怕误农时而不愿去维权;多数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很少索要购货凭证,维权时也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对于行政部门的投诉流程也不够熟悉。针对这些情况,相关部门要立足实际,加强针对性,切实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群众增强在消费过程中的维权意识。

三要加强引导,切实解决维权中的具体困难。农村消费维权,实际困难很多,以农资质量问题为例:这类问题在农村消费纠纷中占比很大,类似平时农民买的种子、化肥、农药等,购买时很难用肉眼辨别真假,而一旦出了问题,耗费了劳动不说,维权时则困难重重。质量问题是要通过鉴定的,检测鉴定也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因而农民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是望而却步,忍气吞声。因此,各部门还需要在加大对农资生产监管与农资经营者资质审查的同时,实行质量跟踪和定期预警提示,尽力解决农民维权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力争让维权的群众少跑路,少为难,早受益,多受益。

(本报通讯员 肖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