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5 期 / 第5版:乡村振兴
对标总要求 实干结硕果
内江市市中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内江黑猪。

内江永安白乌鱼。

119日,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2023年度四川省市(州)党政和省直部门(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回头看考核、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和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考评结果的公示,内江市市中区拟入选2023年度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白马镇三边冲村、龙门镇茅蓬寺村拟入选2023年度乡村振兴示范村,内江市市中区黑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拟入选四川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总要求,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不断丰富乡村振兴战略内涵,推动落实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那么,内江市市中区的乡村振兴工作是怎么做的呢?记者为你一探究竟。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切实扛稳政治责任

加强统筹谋划。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党政一把手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深入农村一线开展调研74次,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1次、领导小组会议4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研究三农议题78个,制发区委一号文件、乡村振兴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天府粮仓建设方案、农村面貌改善方案等重要文件20余个。

健全责任体系。建立区级领导定点联系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制度,29名区级领导到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130余次。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镇(涉农街道)党委(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三农工作考核分值占镇(涉农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分值的19%。通过换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新选派27名第一书记、40名驻村工作队员,安排34名选调生到村任职,区镇村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夯实支撑保障。严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持续优化班子结构,调整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29人次,落实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乡村产业发展,柔性引进农业专家人才20余名,回引本地在外成功人士、优秀农民工等1100余人,将乡村振兴作为财政投入重点保障领域,2023年实际投入较同期增加4717万元。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认真落实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部署,全面推行田长制,整治撂荒地1694.87亩,实现耕地净流入200余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5.70万亩、同比增长2.06%,预计总产量12.08万吨、同比增长4.28%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大力实施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完成白沱提灌站提升改造工程,实现沱江至黄河镇水库连通,累计建成提灌站87座,灌溉面积达12.81万亩。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五良融合农机化改造,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5000亩、耕地宜机化改造3700亩,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成并投用。

做好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高质量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新建成投产生猪规模养殖单元2个,存栏能繁母猪1.053万头,截至202311月出栏生猪24.18万头。突破性发展肉牛肉羊产业,累计建成并投产规模肉牛养殖场4个、肉羊养殖场1个,2023年出栏肉牛3298头、肉羊2.46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8.12%34.82%。推广经果+蔬菜林下间作,蔬菜、水果种植面积持续稳定,产量分别达3.5万吨、28.4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7.2%

统筹农村面貌改善行动

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持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面貌改善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先期启动2个目标镇试点工作,统筹涉农项目25个,拆除破损农房、偏杂房等1189(户)间,改造安全隐患房屋721户、改造提升院落114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三大革命”“六净六顺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100%,基本具备污水处理能力的行政村占比为79%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健全完善路、水、电等网络,新(改)建公路45.3公里,农村优良中等公路率达85%以上。新增自来水到户5831户,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94.16%;新建电力线路37.71公里,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建设任务完成率100%

一体推进公共服务优化。全域推进天府通办”APP“甜成办便民板块建设,79个村依托掌上办、帮代办实现甜成办下沉基层。强化乡村教育保障,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2所,招聘农村教师8名。强化乡村医疗保障,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人员空白点持续实现动态清零,培训村医407人次。强化乡村法律保障,公共法律服务站和公共法律服务室实现所有镇村全覆盖,排查农村地区矛盾纠纷4252件、化解纠纷4209件。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发展一黑一白主导产业。建成内江黑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年产值达3亿元。加快建设永安白乌鱼国家级原良种场,乘势启动玉龙2研发,2023年白乌鱼产量483吨、产值1.44亿元。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投资4800万元建成朝阳镇农产品分拣冷储中心,实现农产品每日初加工300吨,冻库容量9100立方米。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在凌家镇建成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目前,四川竹鑫兵食品有限公司、内江市茂源柠檬专业合作社、内江市童升食品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产值近3亿元。

活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龙头企业梯度培育,搭建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累计培育龙头企业40家。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162家,所有镇村实现一组一场。深入推进国家、省、市、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累计培育各级示范社65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助农致富增收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持续加大产业、就业、消费等帮扶力度,通过产业吸纳、创业带动、公岗安置等方式实现脱贫劳动力务工5413人。截至目前,市中区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5088元,同比增长16.1%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落实技能培训、专场招聘、鼓励返乡创业等护航措施,新增返乡下乡创办企业户数147户、吸纳就业人数2008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9.94万人,劳务收入约25亿元。增加农民转移性支付收入,足额精准发放惠农补贴,兑付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退耕还林等补贴资金2478万余元,发放农村低保1339.87万元。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序推进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依托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50万元,在4个镇7个村探索村企合作、抱团发展”“飞地等多种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全区2023年集体经济收入较2022年增长30%。(曹德强 本报记者 张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