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0 期 / 第2版:综合新闻
新津区科协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创新发展

本报讯 1110日,由成都市新津区科协主办的“科菁荟·智聚津城”系列活动之“新津科技工作者高校院所行”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四川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在产研院专家的引导下,来自中粮生化(成都)有限公司、成都维德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等区内企事业单位的20余名科技工作者,与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特邀专家围绕“药食同源农产品研发及大健康产业发展”主题,开展专题研讨与深度对接。

活动伊始,科技工作者们实地参观了产研院“酿酒专用粮研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农产品绿色加工研究中心”“中餐工业化研究中心”四大科研平台。作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产研院配备18间专业实验室及企业共享实验室,190余台(套)包括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超高速冷冻离心机在内的中试生产设备,组建了由50余名行业领军人才、教授组成的科研团队。其完善的“实验室—中试线—产业化”配套体系,让在场代表直观感受到现代农业研发的硬核实力。

“身边有如此高能级的科技助力,之前一直困扰我们的技术转化难题,应该能在这里得到解决方案。”一位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代表表示,产研院与新希望集团等本地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案例,让他们对技术落地充满信心。

在专家分享交流环节,行业权威学者带来了前沿研究成果,为产业发展支招。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肖月,从专业角度解读茶叶、发酵食品等资源的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阐释其在脂代谢调控及炎症调节领域的分子作用机制,为药食同源产品精深加工提供科学支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四川产研院科研副院长李景明,则聚焦果蔬分子营养与功能食品开发方向,分享健康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的前沿理念。

互动环节中,企业代表围绕活性成分高效提取、功能验证等技术瓶颈,与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双方在技术研发、特定功能健康产品合作开发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这种‘面对面’对接模式,实现了企业需求与科研端直接联动,大幅提升了合作效率。”参与对接的企业代表纷纷表示。

未来,新津区科协将持续搭建科技工作者与高校院所的对接平台,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更多科研成果从“样品”走向“商品”,为新津现代农业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科技动能。(新津区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