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0 期 / 第1版:要闻
全国首个多灾种预警省级重点实验室在蓉揭牌

本报讯  日,全国首个专注多灾种预警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地震预警与多灾种预警应用信息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揭牌成立。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与减灾所所长王暾共同为实验室揭牌。

据介绍,该实验室前身为2013年减灾所牵头建设的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经过近10年发展,现已凝聚了一支多灾种预警专业科研团队,将主要研究地震预警预报基础理论与技术体系、多灾种预警及应用信息技术体系两大领域,涉及地震、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预警工作。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绍燮担任,实验室主任由减灾所所长王暾担任,成员单位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减灾中心、四川省广电科学研究所、成都市地震监测中心。

王暾介绍,四川是我国自然灾害最频发且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是研究、研发自然灾害预警技术的良好试验场。新成立的实验室立足四川,将着力打造成为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整合省内外灾害预警领域的科技力量,提升多灾种预警技术研发和转化水平,推动多灾种预警产业发展,提高四川在灾害预警领域的影响力,服务中国乃至全球自然灾害安全。与此同时,通过研究多灾种预警共性技术问题,还有助于实现地灾诱发因素数据高效共享、基础算法互通、各灾种研究模式和方法相互促进,进而实现多种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集约化建设及共用、共享,减少监测设备、预警中心、接收设备的建设运维成本。

根据规划,该实验室未来将通过科技创新持续提升多灾种预警技术,助力建设全国和全球灾害预警网、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篇章。具体来说,将持续提升灾害预警科技水平,尤其是提高灾害预警技术的可靠性,支撑建设灾害预警网;建成地下云图网工程,力争突破地震预报核心科技;加快成果转化,支撑建立全国性、全球性地震预警网,带动多灾种预警网的建设;促进灾害预警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和完善。

“省重点实验室作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是四川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后备军。”吴群刚表示,省科技厅将一如既往为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和高水平运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据悉,该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减灾所成立于汶川地震后,专注地震预警、地震预报、多灾种预警的研究和成果转化,14年来研发了全球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建设了全国首个多灾种预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截至目前已预警890次自然灾害,包括67次破坏性地震以及823次滑坡、泥石流、山洪、山火等。(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