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2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一元钱”治理垃圾、“3211”处理粪污……
丹棱县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眉山市丹棱县积极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明显实效,先后获得了全国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国务院表彰,“丹棱经验”倍受关注。

农村垃圾处理难?

“一元钱”办大事!

为破解农村垃圾治理投入难、减量难、监督难、常态维持难“四难”问题,齐乐镇龙鹄村开展垃圾治理试点,村民每人每月需交费一元钱,用于雇佣垃圾清运承包人,实现垃圾集中清运处理。

“一元钱”垃圾治理模式为何能够大获成功,丹棱县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是因地制宜,建分类收运设施。通过农户自备垃圾分类设施、基层组织统一修建垃圾收运设施和县上统一转运处理,逐步形成“户分类、村收集、县转运处理”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

二是分类收集,实现源头减量。引导村民进行初分类投放处理垃圾,做到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其他垃圾单独收集,实现无害化处理率约93%,分类减量率约60%。

三是村民自治,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树立“谁污染谁治理”的观念,增强村民的主体责任意识;要求村民缴纳垃圾收集费用,让被动参与变为主动监督;制定村组干部、承包人、村民三方监督的互动管理机制,让保洁工作规范化。

四是市场运作,竞标选择保洁承包人。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竞标选择认真负责的保洁承包人。

畜禽粪污利用难?

“3211”模式解难题!

“今天我一共拉了40立方米粪污到仁美镇集中收集池,经过发酵后,又免费将其运到群众果园、粮田里当有机肥。”仁美镇雄义村生猪养殖户文勇说道。

这是丹棱县推行“3211”人畜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带来的好处。

所谓“3211”人畜粪污综合利用模式,即农村养殖散户要建好“三个池子”(沼气池、干粪池、沼液储存池);做好“二次减量”(雨污分离减量、干湿分离减量);成立一支沼肥运输专业队伍,负责转运干粪和多余的沼液到各乡镇集中收集池发酵,发酵后又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制定一系列沼液处理利用方式,包括沼液“淡储旺用”方式、异位发酵床处理方式、生物降解循环利用方式。

自推广“3211”人畜粪污综合利用模式以来,丹棱县新建沼气池3200余口、干粪池1600余口、沼液集中收集池10口,成立沼肥运输专业合作社10个、配备沼肥运输专用车15辆、年均运输总量10万余吨,覆盖全县80%以上的畜禽养殖户,全县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保持在92%以上。同时,该模式有效改善了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实现了资源共享、种养循环、绿色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难?

幸福古村有“良方”!

走进顺龙乡幸福古村,一派忙碌景象,这里的农商文旅融合项目——幸福岭精品民宿项目已完成房屋主体、室内硬装等工程。

幸福岭精品民宿项目位于幸福古村核心区,占地面积约21亩,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绿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绿地率55%。该项目结合幸福古村的传统民居魅力,巧妙利用山间独有的梯田和坡地,构建山地乡居聚落,满足人们对山居美学和乡愁记忆的需求,既尊重传统,也形成创新。

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满足不同客群的旅居需求,进一步提升幸福古村乡村旅游接待功能,成为精品民宿标杆和新的乡村生活体验地。届时,预计到当地的游客数每年可增至50万人次,住店客人可达1万人次;同时,通过建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当地村民可实现房屋出租、土地流转、劳务服务、经营收入、定期分红等“五重收益”,户均能增收1万元。(罗俊涵 本报记者 苏文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