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清晨,秋阳刚洒向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田野,罗圈岩村村民侯家喜就走进沙河镇“微型科普馆”,来找“土专家”赵绪斌请教果树嫁接问题。此时,馆内正播放着科学生活知识,邻村几位村民认真聆听,学习氛围浓厚。
“以前遇到问题不知道问谁,现在有了‘微型科普馆’,生活生产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侯家喜笑着说。
沙河镇“微型科普馆”是广元市首个乡村“微型科普馆”,旨在向村民普及科学生活知识,为村民与农技专家搭建交流沟通平台。馆内配备互动触摸屏、科普模型等设施,涵盖健康生活、安全常识、农业知识等领域,成为村民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生活品质的“加油站”。今年以来,“微型科普馆”已服务超1000人次,真正实现“小空间装下大服务”。
在沙河镇,科普惠民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罗圈岩村核桃园里,“土专家”侯银堂正带着农户实操嫁接技术,实验改良核桃新品种;望云村金牛农场里,无人机盘旋演示植保作业,引得不少村民驻足学习。同时,该镇大力推进“天府科技云”平台的广泛应用,通过组织培训、上门指导等方式,帮助村民熟练使用该平台。如今,村民可熟练地在平台上获取科普知识、解决技术难题。
不仅如此,该镇还组建了科普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农家技术会”等,把防虫药剂使用、果树修剪嫁接等实用技术手把手教到村民手里。在罗圈岩村,淫羊藿规范化种植技术盘活了百余亩林地,预计带动户均增收超3000元;在望云村金牛农场,纳米硒富硒水果技术让种植效率提升40%;在唐家村,冬桃“六个一”栽植技术的推广更让当地水果朝着“优质化、品牌化”稳步发展。
要让科技留得住、用得好,人才是关键。为此,沙河镇创新设立了“科普服务岗”,24小时响应村民需求,目前已解答村民疑问200余次。侯银堂、赵绪斌等10余名“土专家”扎根一线,用“1名专家带N名骨干”的模式,建起“镇有专家、村有骨干、户有能手”的服务网络,让技术服务“本土化、常态化”。
现在,科学已融入沙河镇村民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村民受益、社会支持、政府引导”的良好局面。未来,沙河镇还将继续以科普为笔、科技为墨,让更多村民靠着科学技术持续增收,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徐小婷 冉金鹭 李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