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7 期 / 第3版:科协之窗
加强成渝科技合作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在璧山成立

1031,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在重庆市璧山区举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重庆市璧山区委书记蓝庆华、区长秦文敏,重庆市科技局副局长许志鹏,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程伟等出席成立大会。

搭平台

力促两地协同发展

会上,参会领导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揭牌,并向“川渝青年科学家 青年企业家技术互促联盟”“川渝机械工程学会创新联盟”“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联盟”授牌。

李后强在致辞中指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璧山作为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四川的众多专家学者能够走进璧山、认识璧山、扎根璧山,为璧山的发展出力,为成渝两地的创新发展、交流合作助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贡献力量。

据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由四川省和重庆市科技团体、行业学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现有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重庆市科技青年联合会、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四川省电子学会、重庆市电子学会等在内的多家成员单位。

该联盟旨在充分发挥成渝地区学术和人才优势,整合成渝地区学科资源,加强成渝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助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联盟将定期举行学术论坛、专题讲座、项目路演、技术推介会等主题活动,通过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先进突破型产品开发、技术成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带动成渝产业技术升级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聚思想

抓牢国家战略机遇

如何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在当天的主题交流会上,李后强以“成渝双城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向与会人员讲述了成渝地区的核心竞争力。他谈到:“成都和重庆两个极核在辐射带动周边腹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意味着两地实现协同发展,是推动成渝双城整体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李后强认为,成渝双城要坚持差异协同、非零和博弈原则,认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同道、同心、同向、同力、同步、同调、同化、同构的重要性,在“相向而行”的一体化发展中,注重思维突破、机制突破、保障突破和智库突破,推动成渝双城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当前,科研成果无法有效投向市场转化成生产力,是众多专家学者面临的难题。来自成都西南交大研究院公司总经理康凯宁带来了“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思考与实验”主题演讲,分享了西南交大在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探索出的经验与成效,疏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难点、堵点。

此外,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信息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鹏、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超分别以“用科技服务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简介及发展状况”为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会上,四位嘉宾深入探讨了各自研究领域的专攻方向,积极为两地发展把脉支招。

凝智力

共话前沿科创成果

当人工智能碰上工业可以改变什么?是否可以研发建设更好的城市排水系统根治城市内涝之忧?餐厨垃圾能否通过处理技术产生市场价值?……在会后举办的川渝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项目交流与信息对接活动上,来自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各自研究方向和专业所长进行探讨交流。

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是首要。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解绍峰在“成渝中线贯通同相供电技术研究”的报告中立足成渝中线的建设,研究了贯通同相供电技术,可为列车运行提供充足的动力来源,将助推成渝中线高铁的顺利建成,进一步辐射川渝地区轨道交通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收集了东方电气各个分厂的焊接数据,再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进行分析,把所有的焊接流程、焊接工艺与人工检测建立联系,解决焊接缺陷和焊接质量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教授于兴华带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焊接缺陷检测”报告,已与东方电气有了切实合作。

“领域广范、内容丰富、绿色发展。”聆听完专家学者的分享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锦对此次交流项目这样评价道。“许多交流项目从响应国家号召出发,贴近实际,能充分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的人才水平和科技成果水平十分可取。”陈锦表示,随着联盟的成立,将帮助两地解决科研成果转化的阻点和难点问题,更好地对产业链布局和项目发展路径进行诊断,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据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的成立是进一步深化两地科技合作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凝聚发挥两地的创新资源优势,推动成渝两地科技创新协作发展,联盟立足战略性和前瞻性,组织协调有优势、有共性的企业高效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信息共享,将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协同创新。(曾青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