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6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冬季拔罐有讲究


寒冬时节,气温急剧下降,落枕、颈椎病、咽喉炎等疾病又到了高发季节。很多人在感觉身体不适时,往往会给自己拔个罐,而且还认为拔罐后颜色越深就代表着效果越佳,其实并非如此。当然,拔罐后通过观察皮肤的颜色的确可以了解身体状况以及自身体质情况,例如,正常起罐后,没有罐迹,或者虽有罐迹但立即消失,皮肤恢复如常,表示身体基本正常或病邪较轻。

不同颜色罐印,意味着什么?

鲜红而艳:一般预示着体内有热邪。

紫黑而暗:意味着身体寒凝血淤。

白色而灰:多为虚寒或湿邪。

罐印表面有皮纹或微痒:表示有风邪或湿症。

罐体内壁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湿气较重。

寒冬拔罐,这些细节需注意:

1.冬天拔罐,在留罐过程中应加盖衣被,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风着凉。

2.拔罐后不要马上洗澡,因为拔火罐后,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此时洗澡很容易导致感冒,可以洗完澡后拔罐。

3.拔罐后留罐时间一般一次1015分钟较为合适。

4.拔罐频率不宜太频繁,同一部位不能经常拔。

5.拔罐后,若皮肤有痒感,切不可搔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6.酒足饭饱后不要拔罐,此时拔罐,血液流向肝脏,会将气血强行引导到拔罐部位,容易导致眩晕、恶心。(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