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7 期 / 第5版:科技扶贫
“悬崖村”飞出的脱贫“雄鹰”
——走近布拖县阿布洛哈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的山坳中,有个海拔1000多米的阿布洛哈村,是典型的“悬崖村”。如今,通过多方努力,该村已经迈入现代化新时代。这些变化除了各方的支持帮扶,也得益于2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吉列子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积极发展产业,村民快步奔跑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2020年初峡谷摆渡车开通时村民拉横幅庆贺

吉列子日(左)教村民滴管种植

阿布洛哈峡谷的摆渡车

22岁小伙

返乡为民拔“穷根”

1995年,吉列子日在国庆节出生。读书时,由于村里没小学,吉列子日只能到西溪河对岸的金阳县山江乡中心校读书,走路,过溜索,来回要10个小时,虽然很苦,但没有阻碍吉列子日求学的步伐。

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吉列子日在凉山州越西县新民中学读完初中,考上四川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村里第一个中专生。之后,吉列子日又到四川广播大学成铁学院读大专。大专毕业后,她在清风福康计划有限公司(中国香港)四川办事处从事贫困社区的慈善工作,收入待遇良好。

但家乡情怀牵绊着他。两年后,吉列子日放下“铁饭碗”,回到家乡阿布洛哈村。当时村里换届,要求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具有中专以上文化,吉列子日成了不二人选。20173月, 22岁的吉列子日成为阿布洛哈村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布拖县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

科学种养

村民增收产业兴

阿布洛哈村距布拖县城70余公里,幅员面积6.02平方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65253人,其中贫困户29182人,脱贫任务艰巨。吉列子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着村里的11名共产党员,围绕脱贫目标做实扶贫产业发展。

由于土质贫瘠、灌溉水不足,当时村里只种有玉米和豌豆。吉列子日力排众议,从金沙江对岸的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引进3000株优质香蕉——米蕉,在海拔670米的三、四组种植,每种植一株,就给村民补助5元钱,三年后,这里迎来了米蕉大丰收,不少村民们靠卖米蕉脱了贫。

村里二组的地几乎全是碎石,土少、旱季长。吉列子日结合在凉山州雷波县考察学会的滴管灌溉技术,在当地发展了503000株脐橙,并为脐橙安装滴灌胶管6000米,水源主要从山顶12公里外引来。由于村里水源少,吉列子日还组织村民把山上其余5股水也汇入管道增加水源。因为有了滴灌技术,3000株脐橙全部存活,不仅发展了农业,也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科技种植的魅力。

金沙江峡谷野花多,中蜂养殖一直是村民们的副业。以前,村民们收蜜后,要等到赶集天才能背到场镇去卖,路远还需在场镇住一晚,有时卖蜂蜜所得还不够食宿费,养蜂积极性大大受挫。吉列子日回村后,运用自己掌握的电商知识,在朋友圈大力宣传推广订单养蜂,收蜜后可统一运输到寄货点发货。由于品质好,以前60元每公斤的蜂蜜现在每公斤已卖到200元以上。村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蜂蜜,养蜂积极性空前高涨,有的村民靠养蜂年收入达到2万元。

此外,发展芒果产业,林下养殖生态鸡1200只,养羊950只、牛85头、猪60头……在吉列子日的带动下,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全村劲头十足,产业发展欣欣向荣。

悬崖变通途

村貌焕新颜

在当地,阿布洛哈的意思是“高山中的深谷,人迹罕至的地方”,其形状如大天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最高海拔1250米,金沙江最大支流西溪河从天坑底部穿过。以前,阿布洛哈村村民出行,需要攀爬悬崖上的羊肠小道。从村里爬到山顶,需5个小时,然后再走40分钟,才能到达乌依乡政府所在地。进出运输都靠人背马驮,十分艰辛。

为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20191231日,吉列子日带领村民在村里临时安装了峡谷摆渡车,单边摆渡仅需20多分钟,大大节省了出行时间。同时,吉列子日积极协调建设了3.8公里长的通村公路。这条公路于20199月动工,今年530日全线通车至阿布洛哈村委会。

为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吉列子日还带领全村共建青钢小楼房33套。目前所有安全住房的地基、柱子、青钢架均已建好,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其中的17套贫困户住房已于530日正式入住。

看着阿布洛哈村脱贫群众越来越多,母亲的唠叨也越来越频繁:“子日呀,你只也得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呀。”吉列子日说:“村子不脱贫,我就不结婚。”母亲见他如此“倔强”,只好一心盼望村子早日脱贫。

通过努力,2019年,阿布洛哈村贫困人口年均纯收入达到4756元,吉列子日被评为2019年度布拖县优秀共产党员、布拖县禁毒工作先进个人。伴随着通村公路的建成,阿布洛哈的发展已然插上腾飞的翅膀,而吉列子日这只“雄鹰”,也将飞得更高更远。(梁柱生 田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