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9 期 / 第3版:地方报道
从无到有 发展巨变
——岳池县改革开放40周年巡礼(水利篇)

    饮水、用水问题一直都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40年来,广安市岳池县群众从无水吃到吃上放心水,从靠天吃饭到蓄水灌溉,真实的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在水利建设上谱写的华美新篇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离县城较远的嘉陵乡白沙沱村,水井、水池少之又少,吃水是当地村民生活中的大问题。白天干活没空,晚上就要翻山越岭到沟洼地去找水。”原白沙沱村村干部周尚达回忆说。他告诉记者,现在整村实现了自来水全覆盖,天再干也有水吃。

    据该县水务局领导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全县开始饮水工程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问题,从最初的“饮水解困”到后来的“安全饮水”,再到现在的“提升巩固”,一步一步的让群众从“无水吃”到“有水吃”再到“吃上放心水”。如今,打开自来水管就有干净,水可以饮用。同白沙沱村一样,龙孔镇武圣宫村去年也接上了自来水,村民不仅在吃水上有了保障,还在用水上也得到了实惠。

    记者在坪滩镇石牌楼村实地看到,不仅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得到改善,当地生产用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了解,该村3组有口山坪塘,占地面积约8亩,蓄水量达6000余立方米,惠及周围群众250余人,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口山坪塘只是一口不足1亩的囤水田,蓄水量完全不够周围的村民灌溉使用。经过整修之后,如今它已能满足周围村民的生产灌溉需求。

    近年来,该县已完成新建、改造乡镇集中供水工程29处,保障了59 万人饮水安全;完成水库灌区渠道配套250余公里,渠道防渗320余公里,新增有效灌面5.6万亩,恢复改善灌面12.8万亩;完成新建蓄水池、改造山平塘、整修石河堰等小微型水利工程6500余处,彻底改造山坪塘1500余口,完成了“还一口当家塘于民”的目标,真正在水利发展上实现从无到有、从量到质的巨变。

(高仁洪 黄妮 本报记者 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