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8日,记者在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塘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看到,数台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紧张有序地作业。表土剥离、推平压实、田埂修筑……通过土地调整归并,田成方、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该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预计今年12月完成主体建设,明年4月全面完工。”前锋区农业农村局代表吴飞说。
高标准农田是指符合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等条件的耕地。近年来,前锋区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建设现代优质粮油产业基地布局,按照“集中连片、逐步推进”原则,用5年时间将6万亩优质粮油基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实施“天府粮仓”行动夯实基础。
今年,前锋区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主要以农业措施、水利措施、田间道路改造提升为重点,在全面优化项目区道路、灌排设施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实施旱田改水田、小田并大田等改造工程,达到宜机宜耕能排能灌、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的目标,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利用,增强粮食产能。
“按照实施方案,改造项目已于今年9月完成施工招标。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深入实地调查摸底,充分听取村干部、群众和种植业主的意见,根据项目区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建设了山坪塘、蓄水池、渠系、提灌站及管网等水利设施。”吴飞说,目前渠道工程已开挖建设6千米,累计开工建设田间道路近20千米,累计平整土地2000余亩。
高标准农田建设要适应机械化作业,土地平整连片是机械化、规模化作业的前提。吴飞介绍,此次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去除稻田中的隔梗,将小田变大田,插秧、施肥、收割等农耕全过程的便捷性都大幅提升。为了方便农机出入田间地头和人员行走,塘桥村所在的代市镇在所属地区各块田地附近新建3米宽的机耕路,把烂泥路变成硬化道路,大型农机更能“使得上劲”。
“通过改造提升后,种田越来越轻松。全机械化的作业,让种植和收割变得省心省力,灌溉方便,田间路也更加好走,比以往节约了不少成本。”代市镇东方村种植户李长山说。
完善配套农田水利设施是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又一重点。“以前很多地方用土渠,容易漏水,灌溉效率较低,同时还造成水资源浪费。农户们使用的水泵也是自己买的移动泵,农忙时需到附近水域里抽水,不用时再将水泵带走,特别劳神费力。”吴飞谈道,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中,开挖后的沟槽要先浇筑底板,再铺设渠道板,然后再压顶,建成的U形渠材质、性能、工艺方面能大幅提升防渗性和节水性;新修建的暗管也纵横交错地连接到各块田地,降低了高温干旱天气对种植的不利影响。
“高标准农田改造,将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规模化种植程度大幅提高,降低灌溉、耕种、收割等成本,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吴飞表示,接下来,前锋区农业农村局将全方位监督、服务好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建一亩成一亩、投一分收益一分”。
据悉,前锋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实施后,灌溉水利用率平均可提高10%,农田灌溉设计保证率达87%,年节约用水20万立方米,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此外,整个项目区预计将新增粮食15万公斤。(马利华 丁彦博 本报记者 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