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成与他的作品
本报讯 11月27日~29日,成都市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成都市石室天府附属小学举行。本届大赛以“创新创造·快乐成长”为主题,分为作品公开展示和终评答辩两个环节。
赛场上,除了智能生活、能源环保等热点项目,垃圾分类也成了“小创客”们关注的热点,他们有的制作出了垃圾分类的学习机、有的做出了垃圾分类的小程序等。来自成都草堂小学的彭茂轩设计了智能垃圾筒。“我的设计是通过对不同颜色垃圾袋进行识别,从而实现用户单口投放的智能分类。在此基础上,在垃圾袋上印上二维码,还可以进行积分奖励。”彭茂轩自豪地介绍着他的小创意。
而来自成都师范银都小学的杨锦成则希望解决“高空坠物的问题”。“我在新闻上看到今年6月13广东省发生的一起高空坠物事件,一住宅楼20层的玻璃窗坠落,砸中楼下路过的一名男童。我就想,能不能在建筑物靠近地面的挑檐上安装一个装置,当检测到有高空坠物时便发出警报提醒附近行人,并能对坠物进行拦截,从而降低高空坠物的危险性。”于是,他设计出了“基于Arduino的高空坠物拦截报警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对建筑物进行监测,当高空坠物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向建筑物下的行人提示。同时,在建筑物离地2米的挑檐上装有泡沫垫,泡沫垫平时会收起,当探测到有高空坠物时,会自动打开对坠物进行拦截。此外,高空坠物发生后,装置可利用重力加速度等物理公式推算出物体掷出的大致楼层范围,为相关部门进行核查提供参考依据。”杨锦成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作品。
据悉,与往届大赛组织方式不同,本届大赛采取层层选拔的模式进行,全市共有600余所学校30万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基层赛事,作品通过初评筛选后择优推荐参加成都市第3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极大调动了各区(市)县参赛积极性,特别是非中心城区的参赛学校、师生数量较往年明显增加,作品质量也有所提高。本届大赛共征集作品4348件,经初评筛选,有323件竞赛类作品参加公开展示并进行终评答辩,160幅优秀科幻画、16项科学影像节目参与活动现场公开展示。
通过两天的激烈比拼,大赛评出了首届蓉城青少年科技创新奖5名、第二届科协主席奖10名等9项单项奖,为下一步成都市青少年科学探索、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本报记者 马静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