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0 期 / 第6版:乡村振兴·宜居宜业
信州区:村村聘“管家” 事事有人管

为答好乡村长治久美这道新考题2024年,物业进乡村改革在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42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并创新推出事情自商自定、人员自选自聘、资金自筹自用、效果自评自议的乡村物业化管理模式。选聘一批乡村管家,和乡亲们一道管出了一个个和美乡村。

近日,信州区这一创新做法入选中央社会工作部办公厅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2024年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推介名单,是江西省唯一一个入选案例。

提质不提价 服务获点赞

钱从哪里来?这是开展乡村物业化管理的最大难点。

当初听说要推行物业化管理试点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担心会增加开支。信州区朝阳镇溪边村村民邱元兴坦言道。

请大家放心,费用不提高,还和原来一样。溪边村物业管理理事会的答复,让村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不提价,还要管得更好,怎么实现?朝阳镇副镇长黄翔介绍,核心就是管好钱、用好人。简而言之,就是整合各方资源、推出特色服务。

资金来源方面,通过村民自筹一点、村集体经济补助一点、财政奖补一点、社会捐赠一点,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有些村还有些富余。如溪边村通过资金整合后,全村物业管理资金达11万余元。理事会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这些费用用之于民。同时,各理事会对日常开支进行科学细致成本测算,精准管理成本,并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阳光公示。

各地立足实际,选聘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本村村民担任物业管理人员,并积极引导吸纳党员干部、退役军人、义警协会队员等,组建物业管理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乡村公共管理和服务,服务范围从卫生保洁拓展到环境综合整治、公共设施维护、矛盾纠纷化解、治安义务巡逻和防溺水宣传等各个领域。

56岁的黄玉贵是信州区秦峰镇霍村村村民,之前做过木工、泥瓦匠等,也懂得一些简单的电工操作方法。去年2月,村里召开村民大会,选举他担任物业管理理事会成员,发挥他的技能更好地服务村民。认真负责的黄玉贵经常骑着三轮车在村里巡逻:看到路灯坏了,便从储物箱里拿出工具修理;发现路面凹陷,就及时填补修好……

每户村民按照之前每年120元的标准缴纳卫生费,便可享受提质不提价的物业服务,大家交物业费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了。村里有480户居民,春节前有360余户主动缴纳了物业费。朝阳镇狮山居委会党支部书记郑泽卫说。

大家齐出力 人人都参与

村里的休闲广场上,有一个健身器材的螺丝有松动,请尽快处理。去年12月,朝阳镇狮山居委会女子巡逻队队长郑水花在巡查时发现了这一安全隐患,立即用手机拍照并上传物业管理理事会微信群,问题在当天便得到了及时处理。作为物业管理理事会的一员,能为村民做点事,我觉得挺好。郑水花说。

狮山居委会地处城郊,交通较为便利、人员相对集中,在上饶本地务工就业的人数多,青壮年早出晚归的居多。居委会立足实际,组织成立了一支7人女子小分队,每天定时在村里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协调解决纠纷,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她们为朝阳大姐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以往基层普遍存在的干部干、群众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等治理困境,信州区还坚持政府引导、村级主导、村民主体、行业服务原则,实行理事会成员由村民直选、物管员由理事会自聘,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成效好不好 村民说了算

物业化管理成效好不好,村民说了算。

信州区让村民唱主角,有效激活乡村自治内生动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在实践过程中,该区建立完善《物业化管理理事会工作制度》,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由村民代表给物业化管理打分,实行过程由村民监督、成效由村民评判、结果让村民满意。与此同时,该区不断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不足,并制定细化改进措施,物业化管理和村民自治自管水平稳步提升。如老坞村物业管理理事会及时响应村民诉求,为他们解决家禽圈养、停车场积水和护栏安装等问题10余件。溪边村物业管理理事会设立家用工具储备室,免费提供电钻、电锯和切割机等日常工具,有需要的村民可以免费借用,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物业管理理事会牵头组织村民代表,定期将门前三包落实情况、家庭和睦等物业管理内容纳入红黑榜+积分榜评比,邀请村民一同打分,并策划开展卫生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公婆、好邻里等评比活动,对入选者进行奖励。这些活动让村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不断增强了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推动村级治理由政府治理群众自治转变、村庄面貌由短期整治长效管护转变、群众参与由被动应付主动作为转变,信州区物业进乡村的改革实践成效正在日益显现。

如今,走在各个村庄,道路平坦整洁、村庄干净有序,院落错落有致、村民怡然自得,一幅幅青山绿水间的美丽田园画卷在渐次铺展。(据《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