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2 期 / 第4版:社区科普
科学认识乙型肝炎

朱洪学

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目前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7000万,其中约2000万为慢性乙肝患者。乙肝到底是怎样传染的?该如何预防呢?关于乙肝治疗的误区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三个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

血液传播。说起血液传播,大家多半想到的就是输血、输血制品、共用针筒。其实现在国家对献血者实行严格乙肝病毒筛查以后,经输血或血制品引起的乙肝病毒感染已经很少了。而平时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纹眉、穿耳等行为引起乙肝病毒的血液传播却不容忽视。

母婴传播。我国新出现的乙肝感染者多数是通过母婴传播。但如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妈妈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做了母婴阻断,或者出生后的新生儿接种了乙肝疫苗,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的。

性传播。如果夫妻一方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另一方在注射乙肝疫苗且抗体呈阳性,通过性传播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有多个性伙伴的人,接触并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变多,危险系数增高。

乙肝的预防

乙肝最简单、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目前我国已经为新生儿和15岁以下青少年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血液透析者、吸毒者以及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更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新生儿。分别在出生后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分别打一针乙肝疫苗,共3针。

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产生表面抗体后,对乙肝病毒就产生了抵抗力,如果后续表面抗体转阴,或如乙肝表面抗体<10mIU/ml就应该继续注射。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产生的,其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30年,所以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乙肝表面抗体的监测或者加强免疫。

乙肝治疗的误区

目前,乙肝治疗的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炎保肝治疗、抗纤维化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关键,长期抗病毒治疗会使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病机会明显降低。在乙肝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以下误区。

◎相信“专治乙肝、包转阴”的神药。迄今为止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对多数患者而言,还无法清除病毒,只有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

◎多吃保肝药对乙肝患者有好处。保肝药仅仅是乙肝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如果同时使用多种保肝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也容易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小三阳”不需要医治。有不少人觉得“大三阳”更容易引发肝硬化或者肝癌,所以需要积极接受治疗,而“小三阳”与肝硬化和肝癌还离得远,可以不用管。其实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发生肝硬化或者肝癌的危险性都一样,都应该接受正规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无症状、也不具传染性,所以不用注意。严格意义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感染者,虽然没有症状,对他人不具传染性,但病毒会在自身肝脏内复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同样存在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吃药病情稳定后,就可以停药了。慢性乙肝患者必须接受长期治疗,虽然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时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如果病毒没彻底清除,一旦停药,就可能导致病毒再次复活,让乙肝复发。

(作者单位:大邑县中医医院)